枣庄“乡村振兴共富基金”发放惠农贷款10亿元,助力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众多政策扶持下,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设立了“乡村振兴共富基金”,为农民提供有力金融支持。近日,枣庄“乡村振兴共富基金”发放惠农贷款10亿元,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枣庄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此背景下,枣庄市设立了“乡村振兴共富基金”,旨在通过金融手段,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据了解,此次发放的10亿元惠农贷款,将主要用于支持当地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体包括:支持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乡村振兴共富基金”的设立,为枣庄市农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利好。首先,它有助于解决农民融资难题。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抵押物,农民在申请贷款时往往面临困难。而“乡村振兴共富基金”的设立,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门槛,有助于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其次,该基金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放惠农贷款,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同时,这也有利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此外,发放惠农贷款还有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而“乡村振兴共富基金”的设立,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这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惠农贷款发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枣庄市建立了严格的贷款审核机制。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相关部门将严格按照贷款条件,对申请贷款的农民进行审核,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农业发展。
总之,枣庄“乡村振兴共富基金”发放惠农贷款10亿元,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政策的扶持下,相信枣庄市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这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枣庄市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农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活力成为潮流地标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覆盖:800名脱贫患者免费重获光明”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盛大开放:体验传统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工艺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人才
- • 墨子国际科技论坛在滕州盛大开幕,20国学者共探《墨子》物理学理论现代应用
- • 台儿庄古城数字艺术光影秀盛大首演,科技赋能文化新体验
- • 市中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盛典圆满落幕,非遗IP跨界出圈引发行业热议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助力五区快速联通,开启智慧出行新篇章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全市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率100%,全面实现“看病不出村”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力争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引领全国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重塑“运河古城”风貌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耀绽放
- • 枣庄推广“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变身光伏农场,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丰收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惊艳亮相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掀起夏日消费热潮!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台儿庄扶贫公益直播创纪录:单场带货超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3万元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助力教育部推广传统文化
- •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千年农耕祈福仪式的传承与再现
- • 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辣酱品牌年产值破8亿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拥抱数字农业新技能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点亮残障儿童希望之光,300名孩子受益于送教上门服务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30%,维修响应缩至15分钟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入选新华社典型案例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点燃文旅消费热潮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签约文旅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峄城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石榴产业研究院,共育抗病新品种助力产业发展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村村通快递工程全覆盖,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4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年流转土地超3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助力农民亩产增收35%
- • 峄城区石榴剪纸艺术展盛大开幕,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
- • 山亭冯卯皮影戏演绎冬奥风采,非遗艺术走进鸟巢绽放光彩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提供1000个新机遇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鲁班密码》数字藏品发售,3D榫卯盲盒一秒售罄,传统文化魅力再引热潮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阴平社火VR实景上线,百年踩街盛况线上沉浸体验”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迈向国际舞台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达2000吨,绿色健康引领市场潮流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滕州绿色发展再获殊荣:连续三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递减,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发展
- • 枣庄“黑盖猪”生态养殖基地挂牌,高端猪肉直供长三角市场
- • 枣庄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中央财政助力5亿元资金推动发展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创新引入VR技术,重现“中国古代第一车”风采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华北高端玻璃市场迎来新篇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升级开放:全息投影技术再现“飞车夺药”经典战役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携手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 台儿庄与苏北五市共建运河经济带,共筑跨省产业协作新典范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共享放心水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等你来”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