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中心城区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 新增普惠性学位1500个
近年来,枣庄市将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领域,通过持续扩增公办资源、优化布局结构,逐步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2025年春季,随着中心城区5所新建公办幼儿园的集中投入使用,1500个普惠性学位如及时雨般注入城市教育体系,相当于为1500个家庭提供了“教育定心丸”。这一举措不仅直接缓解了片区学位供需矛盾,更成为枣庄推动教育公平的又一里程碑。
政策引领: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跨越
枣庄市在“十四五”期间实施的学前教育攻坚计划成效显著。数据显示,全市已累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5所,新增公办学位6795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至68.07%。此次新增的5所幼儿园,正是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延续——该计划此前已推动全市新建214所幼儿园,新增学位3万余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9.73%。值得注意的是,枣庄在全省率先编制《幼儿园布局规划》,通过科学预测人口流动趋势,将新增171所居住区配套园纳入城市规划刚性指标,从源头保障学位供给与城市发展同步。
资源分布:精准对接“学位洼地”需求
新增幼儿园的选址充分体现精准施策思维。以薛城区某新建园为例,其辐射范围覆盖福佑嘉园、文昌嘉苑等5个新建小区,初期开设6个教学班,并配备优质管理团队和公办师资,目标直指“市区学前教育示范样板”。这种“一园带多区”的布局模式,有效解决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痛点。正如市人大代表高洁所言,当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城镇紧、乡村弱”的结构性矛盾,而新增学位集中投放于人口净流入区域,正是对城镇化进程中教育供需变化的动态响应。
质量升级:硬件与软件的双重保障
5所幼儿园均按照省级示范园标准建设,除标配的活动室、游戏区外,部分园所还引入数字化教学设备,通过“云端”共享优质课程资源。这种“智慧幼儿园”模式,与枣庄正在推进的“教育数字化”战略一脉相承。在师资建设方面,薛城区教育局明确表示,将通过骨干教师轮岗交流机制,确保新建园与现有优质园实现“管理经验同频、教学质量同质”。这种“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思路,避免了单纯增加学位可能导致的资源稀释风险。
民生反响:从数据到温度的转化
对于家长群体而言,新增学位意味着更实在的获得感。以1500个学位计算,相当于减少家长每年总计约450万元的民办园费用支出(按普惠园与民办园平均差价3000元/年估算)。市中区公布的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园目录显示,此类机构已形成梯度化覆盖网络,让不同收入家庭都能找到合适选择。家住文昌璟苑的王女士感叹:“过去要跨三个街区送孩子,现在下楼步行5分钟就能到公办园,学费还减半。”
未来展望: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枣庄的教育改革并未止步于学位数量增长。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数字化资源共享等机制创新,这些措施如同为教育公平安装“加速器”。随着居住区配套园建设制度的全面落实,未来“新建小区与配套幼儿园同步交付”将成为常态,从根源上杜绝新的“入园难”问题滋生。
这场学前教育扩容提质行动,既是枣庄对“幼有所育”民生承诺的兑现,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解题思路”——通过科学规划前置布局、动态监测学位供需、强化质量监管闭环,最终实现从“能入园”到“入好园”的质变。当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学前教育时,教育公平的阳光才能真正照进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助力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排至2026年,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枣庄启动“运河古镇复兴计划”,10处历史街区将整体保护
- • 滕州试点“双减”监测平台,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监管全覆盖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灯会盛大启幕:千盏非遗花灯点亮“江北水乡”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成效显著,文明风尚全省推广
- • 枣庄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入驻企业共享碳排放配额新机遇
- • 枣庄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占比突破55%,新能源装机达400万千瓦,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绿色发展引领城市新貌
- • 《山亭羊肉汤荣登《舌尖上的中国》,传统熬汤技法引发广泛关注》
- • 枣庄元宇宙美食展盛大开启:虚拟试吃辣子鸡,数字藏品秒光
- • 枣庄学院与欣旺达共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台儿庄渔民船棺水葬引发社会关注,生态殡葬方案获联合国环境署点赞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耀绽放
- •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子女为父母定制纯金寿碗表达孝心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
- • 市中区试点教师弹性工作制,课后服务计入绩效奖励:创新举措助力教育发展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贫困群众
- • 枣庄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恒瑞医药等10家药企签订研发中心协议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枣庄民艺博物馆开馆,千件老物件重现鲁南生活画卷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超10亿元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市中区全力推广“午休躺睡”工程,关爱2万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 • 峄城区石榴文化国际交流会成功举办,20国专家共话产业未来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贫困群众年享1.2万元补助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游”火爆,年接待学生团超5万人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青少年成长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筹备启动,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崛起:年产值突破80亿元,荣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 • 枣庄中小学推广“非遗进课堂”,助力传承地方文化基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新活力
- • 山亭山区保留“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枣庄非遗老酒跨界奶茶店,微醺珍珠奶茶日销5000杯,成为城市新宠
- • 薛城临山小学创新“家长学分制”,家校共育模式全省推广
- • 峄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用爱心编织希望,结对帮扶3000名贫困儿童
- • 全国首个“智慧石榴云平台”在峄城上线,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力促中小学学位新增3.2万个
- • 枣庄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筹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产品,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名校携手,开启师生互访新篇章
- • 济南-枣庄共建空天信息产业园:省会经济圈“飞地经济”典范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占全国市场30%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隆重推出杨广立将军专题展,抗战手稿真迹首次亮相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启《运河城市协同发展宣言》
- • “中国辣子鸡产业之都”挂牌,20家预制菜企业入驻标准化园区,助力产业升级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再焕活力
- •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标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群众满意度双100%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种草”背后的魅力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枣庄“乡村振兴共富基金”发放惠农贷款10亿元,助力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家门口卖石榴增收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全国首个“智慧石榴云平台”在峄城上线,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台儿庄古城实验小学开启“运河文化研学课”,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传承传统文化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牵手国际品牌,惊艳米兰时装周T台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引领潮流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峄城石榴林下种植扶贫项目:助力2000户家庭年增收5000元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引领全省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占比70%,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