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港吞吐量再攀新高,内河航运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内河航运的日益繁荣,枣庄港作为鲁南地区的重要港口,其吞吐量屡创新高,内河航运枢纽地位日益凸显。这不仅为鲁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枣庄港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地处鲁南经济带核心区域,是连接我国东部沿海与内陆的重要通道。近年来,枣庄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港口吞吐能力,为鲁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2023年枣庄港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TEU,同比增长20%。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枣庄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首先,枣庄港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年来,枣庄港不断优化港口布局,提升港口设施水平,新增了多个集装箱泊位和散杂货泊位,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同时,枣庄港还加强了航道、锚地等配套设施建设,为船舶进出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其次,枣庄港积极推进航线拓展。枣庄港不断优化航线网络,加密与沿海港口的班轮航线,拓展了与长江、珠江等内河航运的航线,实现了与国内外港口的互联互通。目前,枣庄港已开通了多条国际、国内航线,为鲁南地区企业进出口提供了更多选择。
再次,枣庄港强化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枣庄港与鲁南地区各城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同,枣庄港吸引了大量货源,为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枣庄港还积极推动绿色航运发展。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枣庄港加大了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应用力度,降低了港口运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同时,枣庄港还推广了集装箱多式联运,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枣庄港吞吐量的持续增长,不仅为鲁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枣庄港将继续发挥内河航运枢纽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航线网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为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港吞吐量创新高,内河航运枢纽地位凸显,标志着我国内河航运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枣庄港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鲁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山亭区10所偏远小学温暖升级,冬季供暖全覆盖助力学子成长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展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魅力
- • 枣庄石榴产业崛起,深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荣登《人民日报》头版!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助力就业,超5000人受益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3000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万元
- • 峄城古邵镇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稻田画献礼丰收
- • 薛城蟠龙河湿地公园盛大推出沉浸式汉服游园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助力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升级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美食助力千人就业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技术难关,纳米涂层技术让齿轮寿命延长3倍
- • 峄城榴园镇“石榴王擂台赛”开赛,千年古树果实拍出万元高价,千年榴园焕发新活力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山亭长红枣出口量全国第一: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20倍
- • 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全覆盖:脱贫人口大病救治率100%,助力健康扶贫攻坚战
- •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制定产业协同清单,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助力枣庄外贸发展新篇章”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1200张床位即将投入使用,2025年服务市民健康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点亮古城夜色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藏珍酿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智慧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攻坚: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新篇章
- • 薛城双语学校引入国际IB课程,鲁南首个K12国际化学校正式落地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滕州零工市场蓬勃发展,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0万,全域覆盖助力城市活力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3万元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品味“抗日大包”“支前煎饼”,传承革命精神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枣庄市启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行动,助力环保新生代茁壮成长
- • 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统文化发展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丰收
- • 枣庄美食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超5000人
- • 国际工匠联盟授予滕州“世界榫卯文化之都”称号:传承与创新榫卯艺术的国际舞台
- • 峄城农村厕所革命圆满完成:4.2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荣获省级表彰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美食地图:30家老字号打造舌尖上的文化IP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转型新风尚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新活力
- • 《枣庄美食产业白皮书》发布:2025年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台儿庄莲藕粉出口订单激增,年创汇超5000万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等你来”
- • 枣庄学院与欣旺达共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再结硕果
- • 枣庄市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 • 铁道游击队IP联名潮牌发布,战地元素引爆年轻消费市场
- • 全球最大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20万吨,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传承抗战精神》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举措:引入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电商+民宿”扶贫试点助力脱贫,10个村庄变身网红打卡点,入住率突破80%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枣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农销售超千万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社区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温暖惠及3.2万人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
- • 全国最大石榴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点燃旅游消费热潮,助力地方经济突破1.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