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无人机研发基地签约,年产智能农用无人机5万架,助力农业现代化
近日,我国中航工业集团宣布,其无人机研发基地正式签约,预计年产智能农用无人机5万架。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农业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中航工业集团作为我国无人机产业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无人机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此次签约的无人机研发基地,位于我国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
据悉,该研发基地将重点研发和生产智能农用无人机,包括植保无人机、播种无人机、施肥无人机等。这些无人机具备精准作业、高效作业、安全可靠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智能农用无人机具有以下优势:
1. 精准作业: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GPS定位系统,能够实现精准作业,避免农药、化肥等农资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2. 高效作业:无人机作业速度快,覆盖面积广,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安全可靠:无人机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远离田间地头,降低了作业风险。
4. 节省人力:无人机能够替代部分人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根据规划,该研发基地预计年产智能农用无人机5万架。这将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这也将为我国无人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助力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为了确保智能农用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中航工业集团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人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无人机操作技能。此外,集团还将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同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无人机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无人机产业创新,支持无人机在农业、林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此次中航工业无人机研发基地的签约,正是我国政府政策扶持的结果。
总之,中航工业无人机研发基地的签约,年产智能农用无人机5万架,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无人机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长者,温暖送到家门口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北方茶树越冬技术突破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成为文化消费新亮点
- •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面建成:41项业务家门口轻松办理,日均服务达800人次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中科院微电子所枣庄分所签约仪式圆满落幕,助力孵化半导体企业15家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市场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冠世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千年古树群开启基因保护工程
- • 薛城周营镇“智慧大棚”投用,物联网助力高产薄皮辣椒种植
- • 山亭林下经济数字云平台正式启用,10万亩林场实现“一屏监管”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 • 韩国LG新能源配套项目成功落地,年供应电池结构件80万套,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双增长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极简审批,项目落地周期压缩至30天”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高山移民搬迁工程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喜迁新居,配套就业培训助力生活新篇章”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全国首个“石榴深加工全产业链基地”在枣庄盛大落地,10家龙头企业集中签约
- • 枣庄市全面启动“乡村人才雁阵工程”,力争三年内引进千名农业博士助力乡村振兴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千名企业家助力“百企兴百村”行动
- • 滕州龙阳镇首届“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赴传统农事竞技盛宴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篇章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村村有普法短视频团队,法治宣传新风尚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 • 峄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用爱心编织希望,结对帮扶3000名贫困儿童
- • 峄城区石榴剪纸艺术展盛大开展,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带动就近就业超2万人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承美味新篇章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助力生态环保新篇章
- • “一区四园”新格局助力开发区GDP增长28%,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助力繁华再起
- • 扶贫公益岗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吸纳1500名弱劳力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翼云湖环湖健身步道贯通:50公里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获全球手工艺大奖
- • 全国首单“招商履约保险”在枣庄落地,企业投产风险政府兜底,创新举措助力产业发展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山亭冯卯镇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显成效,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超亿元
- •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入选“国家非遗进校园”示范项目,百校开课助力传承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燃国风热潮
- • 百名“少年鲁班”选拔启动,获奖者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培育未来工匠之星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重磅来袭: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市中区齐村镇矿山复垦变千亩花海,生态补偿金惠及23个村,共筑绿色新篇章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美食助力千人就业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游客沉浸农耕文化体验之旅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丰富文化遗产
- • 山亭区打造全省最大食用菌智慧工厂,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业发展,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城市新名片塑造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基因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创新交通布局,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枣庄立法保护历史名人遗迹:破坏遗址最高罚百万引热议
- •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促成89项项目落地
- •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灯会启幕:千盏非遗花灯点亮“江北水乡”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5亿,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