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溢价收购实现农民增收20%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订单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在山东省薛城区,一项以富硒小麦为特色的订单农业项目,不仅覆盖了15万亩耕地,还通过溢价收购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民实现了增收20%的喜人成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薛城区地处鲁南平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自古以来就有种植小麦的传统。然而,传统的种植模式往往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农民增收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薛城区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将富硒小麦订单农业作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富硒小麦订单农业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从种植、收购到销售的全程产业链管理。项目覆盖了薛城区的15万亩耕地,涉及数千户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农民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田间管理,确保富硒小麦的品质。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薛城区政府与相关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对富硒小麦进行溢价收购。相较于市场价格,企业溢价收购的富硒小麦价格高出20%,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此举不仅激发了农民种植富硒小麦的积极性,也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溢价收购的富硒小麦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企业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将富硒小麦加工成面粉、面条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富硒小麦的独特品质和营养价值,让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在薛城区,富硒小麦订单农业项目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企业通过收购富硒小麦,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此外,项目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种子、肥料、农药等,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为了进一步推广富硒小麦订单农业,薛城区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薛城区富硒小麦订单农业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薛城区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让更多农民享受到订单农业带来的实惠,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薛城区富硒小麦订单农业项目在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溢价收购、技术培训等手段,该项目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薛城区的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周末限定,观星望远镜+篝火晚会,尽享浪漫星空之旅
- •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运河迷踪》剧本杀上线:沉浸式解谜,带你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彰显中国教育创新风采
- • 枣庄国际陆港新线路开通,中欧班列年货运量激增65%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特色小吃激活夜间经济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华丽变身潮流地标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共享放心水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火小红书,种草笔记超10万篇,揭秘网红饮品背后的秘密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市中区永安镇“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峄城匡衡中学“无作业日”改革:每周三全学科研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枣庄首次承办国际中学生机器人大赛,20国选手台儿庄竞技展风采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获评省级示范市,我市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打造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培养新高地
- • 山亭山区传承“夜嫁”习俗,火把队伍点亮深山娶亲路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京沪名校牵手枣庄,共筑教育帮扶新篇章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在枣庄经开区成功落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周末限定观星望远镜体验与篝火晚会,邂逅浪漫星空夜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枣庄运河饮食图谱》出版,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
- • 翼云湖集装箱民宿爆火:270度湖景房+星空露台,抖音播放量破千万
- • 枣庄石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产值突破80亿元,10万农户共享增收成果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品味“抗日大包”“支前煎饼”,传承革命精神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助力,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攻克北方茶树越冬技术难题,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 滕州马铃薯宴荣膺“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引领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力争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物
- • 枣庄美食地图APP全新上线,智能导航助你畅游600家特色门店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探寻山亭店子镇百年陶坛长红枣酒的古法酿造之谜
- • 涛沟桥大米荣获国际有机认证: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破百元,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峄城石榴园中秋拜月大典:千年农耕祈福仪式的传承与再现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育模式,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发展
- • “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墨子小镇:打造“兼爱社区”,探索资源共享新型治理模式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转型
- • 滕州扶贫助学金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拥抱数字农业新技能
- • 市中区“儿童公益艺术展”盛大开幕,千名孩子共绘枣庄美好未来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超千万,助力周边民宿增收3亿元,旅游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