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近日,峄城阴平镇的石泉皮影戏走进了校园,开设非遗传承课程,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石泉皮影戏,源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兽皮或纸板为材料,剪刻成各种人物形象,通过灯光照射,在白色幕布上呈现出栩栩如生的表演。石泉皮影戏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活化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峄城阴平镇的文化部门联合当地学校,将石泉皮影戏引入校园,开设非遗传承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包括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工艺、表演技巧等,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这一民间艺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非遗传承课程中,学生们首先学习了皮影戏的历史背景。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了解到皮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历经千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接着,学生们亲自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皮影的制作工艺。从选材、剪刻、上色到组装,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乐趣。
在制作皮影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技艺,更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亲手制作的皮影,成为了他们心中宝贵的财富。在表演技巧的学习中,学生们跟随老师学习如何操纵皮影,如何运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将皮影戏表演得栩栩如生。
为了让非遗传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学校还组织了皮影戏表演活动。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将一个个经典故事通过皮影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舞台上,皮影戏的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非遗传承课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让他们明白了传承的重要性。在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表示,要将皮影戏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戏走进校园,开设非遗传承课程,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还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石泉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将在青少年的传承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咖啡小巷”成网红打卡点:10家主题咖啡馆入围“最佳拍照地”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非遗扶贫工坊石榴主题柳编工艺品年销售额破千万,创新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才
- • 全市新建充电桩3000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绿色出行新篇章开启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枣庄市全面启动“送教上门”行动,为重度残障儿童提供贴心定制化课程
- • 市中区咖啡小巷爆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评选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年产百万支,书法界的新宠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枣庄携手淮河生态经济带,共筑文旅融合新篇章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示范区引资80亿,运河光影秀项目签约,共绘运河新篇章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显著增长
- • 枣庄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正式上线,全面覆盖所有扶贫项目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再攀200亿元高峰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再创新高:产值突破800亿,智能工厂引领发展新潮流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引20国美食博主竞相打卡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枣庄推广“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变身光伏农场,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精彩纷呈“石榴+”主题文旅活动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华北高端玻璃市场迎来新篇章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文化中心非遗体验馆盛大开放:周末免费学剪纸、面塑,带走手作纪念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台儿庄运河漂流书屋上线,百艘乌篷船载书泛舟河上,打造水上阅读新体验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潮流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大运河沿线危房改造圆满落幕:482户居民喜迁明清风格新居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滕州扶贫助学基金助力1.1万学子圆梦未来,累计发放4500万元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 力争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成长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全市评选“乡村振兴带头人”100名,每人奖励1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再创新高,总量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共筑诗意田园梦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慢性病防治,实现“小病不出村”
- • 峄城学子匠心独运,石榴文创品牌年销售额破百万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奚仲文化荣膺“世界关键文化遗产”:全球交通史研究再添重要坐标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 夜市中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特色小吃激活夜间经济活力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盛大召开,华为云、浪潮等知名企业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奚仲造车遗址考古新发现:夏代车马配件出土,实证“车祖”文明地位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提升购房体验
- • 峄城石榴酒生物发酵专利卖出千万,创省内最大单项技术交易纪录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闪耀国际舞台
- • 薛城西集羊汤标准化生产启动,全国连锁门店突破300家,传承美味迈向新篇章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1.2万人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畅销全球30国
- • 滕州荆河街道新建5所公立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