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投入了大量资源。枣庄市作为我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枣庄市已改造贫困户危房1.2万户,住房安全达标率达到了100%,为全市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枣庄市地处鲁南,是一个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地方。然而,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枣庄市的部分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为了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枣庄市把贫困户危房改造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推进。
在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过程中,枣庄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住有所居、住得安全”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枣庄市对贫困户危房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其次,根据实际情况,为贫困户量身定制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后的住房安全、舒适、环保。此外,枣庄市还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在改造过程中,枣庄市充分发挥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政府负责统筹协调,企业负责施工建设,社会组织负责监督指导。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据统计,枣庄市已改造贫困户危房1.2万户,涉及贫困人口近5万人,实现了住房安全达标率100%的目标。
改造后的贫困户危房,不仅外观整洁、结构稳固,而且内部设施齐全,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许多贫困户感慨地说:“以前住的房子又破又旧,一到下雨天就漏水,现在住上了新房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不仅让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子,还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枣庄市还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总之,枣庄市在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全市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铸中韩教育合作新篇章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1.2万人
- • 枣庄王氏泥塑羊肉汤荣获省级非遗认证,传承六代匠心独运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市场
- • 市中区“辣子鸡非遗擂台赛”火辣开炒,冠军奖金高达10万元!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发展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更便捷:加装充电桩项目助力城市绿色转型
- • 薛城西集羊汤标准化生产启动,全国连锁门店突破300家,传承美味迈向新篇章
- • 枣庄高新区蝉联全省开发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再创辉煌!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展现经济活力新态势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运河迷踪》剧本杀上线:沉浸式解谜,带你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枣庄市全面升级“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融入非遗传承课程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赢,年发电量达2亿度,产值突破亿元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贷”助力小微企业,发放3亿元贷款支持地方经济腾飞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大奖: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创新高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入选考古新发现:千年窑火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全市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率100%,全面实现“看病不出村”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老人,温暖送餐上门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 • 薛城奚仲造车元素融入婚车设计,木轮婚车巡游成潮流
- • 山亭火樱桃采摘节助力农家乐,农户月均增收万元
- • “选择山东”:全球路演走进慕尼黑,德企签约额突破80亿,共筑合作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全鱼宴申遗成功,12道古法烹鱼技艺惊艳亮相
- • 薛城区“柳琴戏下乡巡演”启动,传统戏曲唱响乡村舞台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民生情怀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蟠龙河棚改安置房盛大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标准电梯房,配套商业综合体焕新生活
- • RCEP国际合作洽谈会硕果累累:17个项目签约,日本三菱化学投资钙钛矿项目引领新能源发展
- • 全市改造贫困户危房1.8万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盛大开放:体验传统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工艺
- •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入选“国家非遗进校园”示范项目,百校开课助力传承
- • 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开设电商直播课程,助力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获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枣庄-东盟农产品加工园盛大开园,马来西亚棕榈油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隆重推出杨广立将军专题展,抗战手稿真迹首次亮相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创新实践“积分制管理”,村民争当文明示范户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蝉联鲁南第一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生根: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园升级,年产值突破15亿元,助力5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引领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
- • 滕州马铃薯研发薯条脆片新品,成功签约肯德基供应链,开启合作新篇章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枣庄征地补偿标准更新,如何影响三类群体?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圆满落幕,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产业工人”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山亭区建成12所“寄宿制小学”,为留守儿童筑起温馨港湾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5所“幸福食堂”,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暖意融融传递社会关爱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回溯百年煤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