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委召开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会 明确三年内培育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2025年5月6日,枣庄市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为笔,在鲁南大地绘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市委市政府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通过《枣庄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全面实施,将培育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列为关键突破点,为地方经济注入创新动能。这一战略不仅关乎企业个体的成长,更是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引擎。
政策筑基:三年行动计划的顶层设计
在枣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洪祥详细解读了《三年行动计划》的九大部分79条具体措施,其中“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被列为七大重点任务之首。文件明确提出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通过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等机制,形成“种子—苗圃—森林”的企业成长生态链。这种分层培育模式,如同为不同生长阶段的树木定制养护方案,既避免资源浪费,又确保精准滴灌。
值得注意的是,配套出台的《质量强企强链强市实施意见》构建了“政策工具箱”,从标准制定、品牌建设到知识产权保护,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丽娟特别强调,政策组合拳将重点倾斜于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这与专精特新企业“补短板”“锻长板”的特性高度契合。
政企协同: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闭环
为实现科技与经济“双向奔赴”,枣庄市创新推出“揭榜挂帅”机制。在锂电产业园的案例中,政府搭建产学研平台,企业提出技术需求榜单,高校科研团队竞标攻关,最终将实验室的纳米级正极材料技术转化为量产工艺。这种模式已推动3家参与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评审环节,印证了“需求牵引研发、市场倒逼创新”的良性循环。
资金支持方面,市级财政设立2亿元专项引导基金,采用“拨改投”市场化运作方式。不同于传统补贴的“大水漫灌”,该基金要求企业承诺将资金的30%用于数字化改造,50%用于研发投入,如同为赛车手既提供燃油又配备导航仪,确保资金直达创新关键环节。某智能机床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带条件的输血”倒逼企业建立规范的研发核算体系,反而提升了管理效能。
梯度培育:中小企业成长的三级跳
枣庄市将企业培育分为“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三个阶段,制定差异化的成长路线图。在滕州机械产业集群,监管部门通过“数字画像”系统,对200余家中小企业进行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18项指标评估,筛选出30家潜力企业进入重点培育库。这种精准识别如同中医“望闻问切”,避免了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扶持弊端。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市政府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共建中试基地。一家从事光伏支架连接件生产的企业,在此完成6项工艺改进,使产品耐腐蚀性能提升40%,最终凭借这项“独门绝技”通过省级专精特新认证。市工信局数据显示,此类技术服务平台已促成17项科技成果落地,平均缩短产业化周期8个月。
生态赋能:从单点突破到集群迸发
在山亭区新材料产业园,政府主导建设的共享检测中心正引发“蝴蝶效应”。园区内5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共用价值600万元的扫描电镜设备,每家企业年检测成本降低70万元。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经济思维,化解了中小企业重资产投入的顾虑。更值得关注的是,园区通过强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叉持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联合攻克电池隔膜技术难题。
人才战略上实施的“金蓝领”计划颇具特色。鲁南机床厂与枣庄学院合作开设“匠士班”,学生上午学理论、下午进车间,毕业即获中级技师证书。这种“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咬合,使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市人社局透露,该模式将在全市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推广,预计三年内输送2000名实战型技术人才。
未来展望:动能转换的乘数效应
随着首批5家培育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公示名单,枣庄市的实践验证了“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双轮驱动模式的有效性。经济学家指出,这些平均研发强度达5.2%的企业,正在产生“1+N”的集群效应——每培育1家专精特新企业,可带动周边8-10家配套企业技术升级。
站在2025年的关键节点回望,《三年行动计划》描绘的路线图正在转化为施工图。当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部落地时,预计将贡献全市15%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其意义远超数字本身。正如市发改委负责人所言:“新旧动能转换不是简单的产业替代,而是通过激活微观主体创新能力,重构区域经济DNA。”在这场深刻变革中,枣庄正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未来。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鲁南农副产品物流园盛大开业,年交易额目标300亿,辐射淮海经济区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风情,藤编与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 • 国际墨学大会发布《AI墨子》大模型,引领科技与哲学对话新潮流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助力乡村小微餐饮蓬勃发展
- • 夜市中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特色小吃激活夜间经济活力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首店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云、浪潮携手打造鲁南算力枢纽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打造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助力居民增收”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输出助力脱贫妇女,月薪突破6000元
- • 山亭区乡村文化振兴论坛召开,共谋文旅融合新路径
- • 山亭长红枣荣耀通过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台儿庄区中秋灯会点亮运河,非遗花灯引万人打卡,共度佳节
- • 滕州辣子鸡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滕州西岗镇绿色发展再升级:化肥减量30%,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 峄城石榴宴惊艳亮相,128道创新菜品诠释石榴豆腐的传奇魅力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超百项助力发展
- • 峄城电商产业园年销额破50亿:石榴汁直播带货占全国七成份额,引领电商新潮流
- • 台儿庄古城春节庙会启幕:千年运河畔上演“社火大巡游”,传统文化与现代魅力交相辉映
-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
- • 枣庄扶贫安居工程配套建设幼儿园、养老院,暖民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佳绩,年分红超2.8亿,果农户均增收8000元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沉浸式渔家生活,感受湖光山色之美
- • 薛城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乡村CEO”孵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盛大开放:体验传统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工艺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再焕活力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拓宽就业新途径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高效平台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潮流
- • 枣庄美食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超5000人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榜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薛城塌陷区变身生态渔业基地:万亩光伏板下的绿色奇迹
- •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藏珍酿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打造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滕州辣子鸡汉堡跨界联名,快餐品牌单日售罄,美食新风尚席卷全国
- • 智慧冷链仓储助力脱贫户果蔬进城,损耗率降至5%,售价提高20%
- • 山亭区乡村壁画大赛圆满收官,艺术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滕州一中新校区盛大启用,引领鲁南基础教育新篇章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台儿庄运河河灯节盛大开幕,千盏河灯共祈运河安澜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枣庄农业对外合作联盟成立,30家企业携手共进,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新局面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奚仲文化荣膺“世界关键文化遗产”:全球交通史研究再添重要坐标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沉浸式情景剧《夜袭洋行》每周精彩上演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攻克北方茶树越冬技术难题,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 枣庄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教师张华荣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35年坚守山村教育一线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小镇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薛城启用智慧停车系统: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市中区“城市领读人计划”启动:快递员、环卫工成为荐书明星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领国风热潮
- • 百名“少年鲁班”选拔启动,获奖者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培育未来工匠之星
- • 滕州荆河街道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新技能人才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发布:车票即可享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申领百项奖补政策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