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委召开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会 明确三年内培育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2025年5月6日,枣庄市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为笔,在鲁南大地绘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市委市政府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通过《枣庄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全面实施,将培育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列为关键突破点,为地方经济注入创新动能。这一战略不仅关乎企业个体的成长,更是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引擎。
政策筑基:三年行动计划的顶层设计
在枣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洪祥详细解读了《三年行动计划》的九大部分79条具体措施,其中“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被列为七大重点任务之首。文件明确提出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通过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等机制,形成“种子—苗圃—森林”的企业成长生态链。这种分层培育模式,如同为不同生长阶段的树木定制养护方案,既避免资源浪费,又确保精准滴灌。
值得注意的是,配套出台的《质量强企强链强市实施意见》构建了“政策工具箱”,从标准制定、品牌建设到知识产权保护,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丽娟特别强调,政策组合拳将重点倾斜于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这与专精特新企业“补短板”“锻长板”的特性高度契合。
政企协同: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闭环
为实现科技与经济“双向奔赴”,枣庄市创新推出“揭榜挂帅”机制。在锂电产业园的案例中,政府搭建产学研平台,企业提出技术需求榜单,高校科研团队竞标攻关,最终将实验室的纳米级正极材料技术转化为量产工艺。这种模式已推动3家参与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评审环节,印证了“需求牵引研发、市场倒逼创新”的良性循环。
资金支持方面,市级财政设立2亿元专项引导基金,采用“拨改投”市场化运作方式。不同于传统补贴的“大水漫灌”,该基金要求企业承诺将资金的30%用于数字化改造,50%用于研发投入,如同为赛车手既提供燃油又配备导航仪,确保资金直达创新关键环节。某智能机床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带条件的输血”倒逼企业建立规范的研发核算体系,反而提升了管理效能。
梯度培育:中小企业成长的三级跳
枣庄市将企业培育分为“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三个阶段,制定差异化的成长路线图。在滕州机械产业集群,监管部门通过“数字画像”系统,对200余家中小企业进行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18项指标评估,筛选出30家潜力企业进入重点培育库。这种精准识别如同中医“望闻问切”,避免了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扶持弊端。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市政府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共建中试基地。一家从事光伏支架连接件生产的企业,在此完成6项工艺改进,使产品耐腐蚀性能提升40%,最终凭借这项“独门绝技”通过省级专精特新认证。市工信局数据显示,此类技术服务平台已促成17项科技成果落地,平均缩短产业化周期8个月。
生态赋能:从单点突破到集群迸发
在山亭区新材料产业园,政府主导建设的共享检测中心正引发“蝴蝶效应”。园区内5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共用价值600万元的扫描电镜设备,每家企业年检测成本降低70万元。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经济思维,化解了中小企业重资产投入的顾虑。更值得关注的是,园区通过强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叉持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联合攻克电池隔膜技术难题。
人才战略上实施的“金蓝领”计划颇具特色。鲁南机床厂与枣庄学院合作开设“匠士班”,学生上午学理论、下午进车间,毕业即获中级技师证书。这种“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咬合,使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市人社局透露,该模式将在全市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推广,预计三年内输送2000名实战型技术人才。
未来展望:动能转换的乘数效应
随着首批5家培育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公示名单,枣庄市的实践验证了“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双轮驱动模式的有效性。经济学家指出,这些平均研发强度达5.2%的企业,正在产生“1+N”的集群效应——每培育1家专精特新企业,可带动周边8-10家配套企业技术升级。
站在2025年的关键节点回望,《三年行动计划》描绘的路线图正在转化为施工图。当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部落地时,预计将贡献全市15%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其意义远超数字本身。正如市发改委负责人所言:“新旧动能转换不是简单的产业替代,而是通过激活微观主体创新能力,重构区域经济DNA。”在这场深刻变革中,枣庄正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未来。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结硕果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斩获德国红点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的璀璨明珠
- • 峄城榴园镇举办“石榴剪纸大赛”,非遗技艺吸引年轻传承人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引领全国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设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启全省融合教育新模式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蕴藏醇香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滕州小麦再创辉煌,亩产857.6公斤刷新全省纪录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共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教育强基三年行动” 力争新增中小学学位3.2万个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入选考古新发现:千年窑火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再创辉煌,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
- • 《山亭羊肉汤荣登《舌尖上的中国》,传统熬汤技法引发广泛关注》
- • “伏里土陶生肖盲盒热销,传统工艺引领年轻消费新潮流”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达4000元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AR互动体验区盛大开放,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20亿元,助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再现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 • 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盛大开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助力周边千人就业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文化大集盛大开市,再现明清商贸盛景
- • 枣庄市荒山绿化工程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至38%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翼云湖集装箱民宿爆红:湖景露台+星空房,抖音点赞超百万,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山亭区“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电商发货量翻三倍,助力乡村振兴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拥抱数字农业新技能
- • 枣庄“消费扶贫月”活动成果斐然,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销农特产品200款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节盛大启幕,单日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涛沟桥大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品质卓越,每斤售价超50元仍备受追捧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阴平镇荣膺“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称号:电商直播助力红薯产业年销量突破10万吨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慧交通助力城市升级,连接老城区与高铁站,智能无人驾驶站点亮相
- • RCEP国际合作洽谈会硕果累累:17个签约项目落地,日本三菱化学投资钙钛矿项目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枣庄教育“十四五”规划: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展望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养
- • 枣庄微山湖全鱼宴荣登央视,湖鲜经济年产值突破6亿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峄城区石榴文化国际交流会成功举办,20国专家共话产业未来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助力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1.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打造沉浸式年味盛宴
- • 枣庄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再创新高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智慧冷链仓储助力脱贫户果蔬进城,损耗率降至5%,售价提高20%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美食助力千人就业
- • 枣庄经开区砥砺前行,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传承革命精神,品味红色记忆
- • 薛城区实验中学荣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AI实验室建设全面覆盖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即可聆听运河故事
- • 农村供水管网升级完成:30万村民共享“同城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实现通路到家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枣庄市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