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设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启全省融合教育新模式
近日,滕州特殊教育学校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设立了自闭症康复中心,标志着该校在融合教育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举措不仅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更加专业、全面的康复服务,也为全省特殊教育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以社交障碍、沟通障碍、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长期以来,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康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设的自闭症康复中心,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
据了解,该康复中心占地约1000平方米,设有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教室等功能区。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特教老师等,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康复中心采用融合教育模式,将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进行混合教学,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融合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尊重和关爱。在滕州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模式得到了充分体现。学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如兴趣小组、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自闭症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自闭症康复中心的开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这一举措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家长李女士说:“以前,我们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歧视,现在有了康复中心,我们放心多了。”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表示,设立自闭症康复中心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具体举措。学校将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康复中心的服务水平,为更多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
此外,滕州特殊教育学校还计划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学校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帮助教师掌握自闭症康复知识,提升康复效果。
在全省首创的融合教育模式下,滕州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康复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自闭症儿童在康复中心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未来,滕州特殊教育学校将继续深化融合教育改革,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特殊教育领域的示范学校。学校将充分发挥自闭症康复中心的作用,为更多自闭症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总之,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设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启了全省融合教育新模式。这一举措为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康复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自闭症儿童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盛典盛大开幕:免税店齐聚,文创市集热闹非凡,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尽享购物盛宴!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困扰,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惊艳全国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墨子号”数字文创产品首发,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版权保护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打造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发展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篇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山亭水泉镇“火樱桃诗会”开赛,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共筑诗意田园梦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共绘跨省旅游新蓝图
- • 薛城社区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温暖人心惠及3.2万人
- • 峄城石榴种植大户刘振荣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国际品牌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高新企业孵化器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枣庄农村电商全覆盖,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 • 枣庄新城CBD金融中心封顶,8家省级银行区域总部入驻助力区域金融发展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台儿庄国际摄影展聚焦运河遗产,百国摄影师作品亮相,共绘运河文化新篇章”
- • 枣庄柳琴戏《运河号子》荣获中国非遗曲艺周金奖,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枣庄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绿色发展引领城市新貌
- • 中日氢能合作论坛签约8项目,共建万吨级绿氢供应基地,推动能源转型新篇章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 • 台儿庄运河湿地修复工程圆满完工,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 • 《运河迷踪》剧本杀上线:沉浸式解谜,带你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中国马铃薯之乡再扩种植面积10万亩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奚仲造车文化展闪耀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5万亩,亩产增收30%,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教育传奇
- • 市中区齐村镇矿山复垦变千亩花海,生态补偿金惠及23个村,共筑绿色新篇章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展翅翱翔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新生活篇章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携手中国建材集团,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新篇章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峄城非遗扶贫,传承人培训计划助力2000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闪耀国际舞台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惠及10万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 • 峄城阴平镇万亩富硒小麦迎来丰收,每斤溢价0.5元助力农民增收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山亭北庄镇点亮绿色未来:安装3000盏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现枣庄八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验收,展望未来年进出口额突破百亿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根雕奇石展引众人瞩目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山亭区樱桃采摘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农文旅融合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台儿庄区中秋灯会点亮运河,非遗花灯引万人打卡,共度佳节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绿色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新建充电桩3000个,绿色出行新篇章已开启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
- • 非遗文化周精彩预告:皮影戏、柳琴戏、运河大鼓每日轮演,传统文化盛宴即将开启!
- • 枣庄运河古镇焕新颜:启动保护计划,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效显著: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下降30%,投诉率降低80%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探“北方瓷都”千年技艺之谜
- • 鲁班文化园盛大开园迎客: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必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