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近日,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了“红色乡村游”计划,旨在通过修复10处抗战遗址,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抗日战争时期,枣庄地区曾是抗日根据地,无数革命先烈在此英勇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如今,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枣庄市决定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此次修复的10处抗战遗址包括:枣庄市中区山亭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峄城区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滕州市抗日烈士陵园等。这些遗址见证了枣庄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斗争,是枣庄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修复过程中,枣庄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遗址保护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在修复过程中,不仅恢复了遗址的原貌,还对其进行了加固和修缮,确保遗址的安全和稳定。同时,枣庄市还注重遗址的展示和利用,将遗址与红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入了解枣庄地区的红色历史。
“红色乡村游”计划的启动,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还有利于推动枣庄市旅游业的发展。据了解,枣庄市将依托这些抗战遗址,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此外,枣庄市还将举办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故事会、红色歌曲演唱会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红色乡村游”,枣庄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圈。通过与其他红色旅游城市的联动,枣庄市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枣庄的红色历史。
在“红色乡村游”计划实施过程中,枣庄市还将注重培养红色旅游人才,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之,枣庄市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是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枣庄市将以更加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让更多的人在红色之旅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传承红色基因。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 • “阴平镇乡村慢生活节:入住石头房民宿,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落地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职业中专携手韩国高校,共建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共育未来半导体产业人才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产安置,3000人投身文旅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1.2万贫困户,保底收购实现稳增收
- • 墨子湖科创园盛大开园:3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鲁南科创新高地崛起
- • 滕州零工市场全面覆盖乡镇,助力灵活就业超10万人
- • 枣庄非遗老酒跨界奶茶店,微醺珍珠奶茶日销5000杯,成为城市新宠
- • 《山亭羊肉汤荣登《舌尖上的中国》,传统熬汤技法引发广泛关注》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企业跃上新台阶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里的藤编艺术与土陶制作之旅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正式上线,村民政务办理便捷高效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超2.5亿,助力果农共富路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辉煌,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畅游水乡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
- • 枣庄农村公路“户户通”工程圆满完成,硬化路覆盖率达100%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风情,藤编与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订单遍布全球30国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石榴+主题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山亭山区保留“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篇章
- • 枣庄携手中科院,共建“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 推进数字农田技术发展
- • 市中区西王庄镇乡村春晚连续举办15届,村民自导自演展现乡村文化魅力
- • “榴枣归乡”工程助力家乡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助力乡村小微餐饮蓬勃发展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冯卯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闲置小院”变身千套网红民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15亿,冷链物流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 • 枣庄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验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薛城奚仲故里盛大举办“车祖祭祀大典”,百辆古车模型巡游再现历史辉煌
- • 枣庄红色研学线路发布,10处革命遗址焕发新活力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收官: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生态新篇章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创新交通布局,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连接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文化新篇章》
- • “雨露计划”升级:职教生每年补贴增至4000元,助力1200名贫困学生圆梦未来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盛况空前: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枣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农销售超千万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的绝美之旅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创纪录,年分红超2.5亿元,助力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奚仲造车技艺:千年传承再获殊荣,亮相联合国展示中华匠心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华丽变身文创街区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华丽转身,千亩花海助力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800万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8万人次,营收破千万,红色教育新亮点
- • 枣庄王氏泥塑羊肉汤荣获省级非遗认证,传承六代匠心独运
- • 峄城石榴园创新植保技术,无人机助力农药用量减少30%
- • 枣庄市辣椒小镇挂牌,年产鲜椒10万吨,成为北方重要集散地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国际品牌
- • 枣庄农村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年孵化直播带货达人超百名,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台儿庄古城夜游经济再升级:全息投影演绎运河千年变迁
- • “中国辣子鸡产业之都”挂牌,20家预制菜企业入驻标准化园区,助力产业升级
- • 《台儿庄大战英雄漫画出版:中日韩三国画家联合创作,传承抗战精神》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山亭区“互联网+医疗扶贫”助力健康扶贫,远程问诊突破十万次大关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生通勤难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