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农销售超千万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直播带货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电商模式。在我国山东省枣庄市,一位“第一书记”凭借其独特的直播带货方式,成功助农销售超千万元,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位“第一书记”名叫李明,是枣庄市某村的一名驻村干部。他深知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特别是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李明决定尝试直播带货这一新兴的电商模式。
在直播过程中,李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将枣庄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红枣、核桃、苹果等一一展示给观众。他不仅详细介绍了产品的产地、品质、口感等特点,还亲自品尝,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美味。同时,他还与观众互动,解答他们关于产品的问题,让消费者对枣庄的农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了让直播效果更佳,李明还邀请了一些知名网红和明星参与直播,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在他们的帮助下,枣庄的农产品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销量节节攀升。据统计,自直播带货以来,枣庄的农产品销售额已超过千万元。
李明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深知,要想做好直播带货,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选品。李明在挑选农产品时,始终坚持“优质、特色、绿色”的原则,确保产品品质过硬。二是直播技巧。李明在直播过程中,注重与观众互动,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三是团队协作。李明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直播团队,包括摄影师、化妆师、策划等,确保直播效果。四是政策支持。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为李明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李明的成功为枣庄的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第一书记”和电商人才投身到农村电商事业中,助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如今,枣庄的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还远销海外,成为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展望未来,枣庄将继续加大农村电商发展力度,培育更多像李明这样的“带货达人”,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枣庄还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总之,枣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的成功,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枣庄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校园
- • 翼云山房车营地试运营:露天影院、山地骑行,打造全家畅享自然的休闲天堂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开幕:认养枣树,体验古法晒枣技艺,共赴丰收盛宴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盛大启幕,VR技术带你穿越时空体验“中国古代第一车”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味传承千年
- • 共享菜园助力精准扶贫:市民租地种菜,脱贫户代管增收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名困难群体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3000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万元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 • 山亭区伏里土陶非遗工坊落成,助力传统技艺活态传承
- • 枣庄港新航路启航: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物流新时代
- •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再创十年最佳佳绩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新篇章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北庄镇太阳能路灯照亮村道,年省电费百万,绿色环保新篇章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发布“招商十条”:税收返还高达90%,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枣庄注入活力,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
- • 山亭冯卯镇乡村音乐节惊艳央视,村民自创歌曲网络爆红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获评省级示范市,我市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绽放魅力,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冯卯镇荣登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榜单:300套闲置院落华丽变身艺术民宿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来袭,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 • 探寻峄城冠世榴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乡村旅游胜地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年流转土地超3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薛城塌陷区变身绿色典范:万亩光伏板下生态渔业基地崛起
- • 山亭“孝道簸箕”申遗成功,非遗匠人打造镶银丝传家宝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效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喜悦
- • 山亭徐庄镇非遗工坊葫芦烙画年销千万,助力脱贫成效显著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中日韩智慧农业合作论坛在枣庄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
- • 非遗扶贫工坊石榴主题柳编工艺品年销售额破千万,创新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收益助力教育扶贫:资助800名脱贫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 • “石榴贷”助力普惠金融扩面,低息贷款惠及3000户脱贫户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山亭区智慧工厂崛起,日产鲜菇30吨助力长三角市场
- • 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双增长
- • 枣庄市全面升级“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融入非遗传承课程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村集体收益助力公益岗位与教育补贴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枣庄运河号子:濒危非遗项目获抢救性保护,传承千年文化根脉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传统美食魅力再焕新彩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跻身全国百强,招商引资考核全省前三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力推“零农药种植”,有机蔬菜直供高端商超,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风尚
- • 国际工匠联盟授予滕州“世界榫卯文化之都”称号:传承与创新榫卯艺术的国际舞台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红温暖如春
- • 薛城区试点“智慧警务”,重大案件破案率提升至98%
- • 薛城职工书屋示范点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打造企业文化新阵地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石榴红了”主题游线盛大开通:探寻石榴酒庄、盆景艺术村、石榴文化馆的醉美风情
- • 枣庄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推进
- • 山亭火樱桃果酒登陆纽约高端超市,500毫升售价30美元,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