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各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山东省枣庄市通过实施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不仅实现了年产值破亿,还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分红,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为助力脱贫攻坚,枣庄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便是其中的亮点。该项目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实现了产业扶贫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据了解,枣庄市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等鱼类,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实现鱼、水、草、泥的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达5000万元,占地1000亩,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枣庄市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其中,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分红等多种方式,让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在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中,贫困户的分红比例达到了15%。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据统计,项目覆盖了枣庄市5个县(市、区)的1000余户贫困户,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以前家里穷,孩子上不起学,现在通过扶贫鱼塘项目,我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还能拿到分红,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了。”枣庄市某贫困户激动地说。
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枣庄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枣庄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企业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
在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的带动下,枣庄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项目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实现了鱼、水、草、泥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此外,项目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的投入力度,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让更多贫困户受益。同时,枣庄市还将积极探索其他生态养殖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总之,枣庄市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全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枣庄市将继续努力,为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AI智慧教育云平台”,精准诊断学情,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古邵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再现“黄金水道”商贸盛景
- • 探寻运河风情,感受枣庄三日游之美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美景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同步亮相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奚仲造车遗址考古新发现:夏代车马配件出土,实证“车祖”文明地位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山亭徐庄镇‘共享教师’模式全省推广,助力破解乡村师资短缺难题”
- • 枣庄粮食仓储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储备能力迈入百万吨级新台阶
- • 薛城周营镇“智慧大棚”投用,物联网助力高产薄皮辣椒种植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领跑全国市场30%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潮流,打造直播电商新标杆,助力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台儿庄非遗传承人云课堂开播,柳琴戏教学吸引万人在线共赏国粹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篇章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患者超10万,中医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滕州青年戏剧节圆满落幕,实验话剧展现传统文化新魅力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枣庄学院成立鲁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枣庄方言志》首部面世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迈向农业现代化新高峰
- • 滕州实验小学校长王丽荣获“齐鲁名校长”称号,引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 • 峄城碳汇交易试点启动:10万亩石榴园开启“卖空气”增收新篇章
- • 枣庄辣椒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区域工业转型升级
- • 涛沟桥湿地荷花节盛大开幕:千亩荷塘泛舟,摄影大赛赢万元奖金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开放: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生根: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枣庄医保跨区结算全覆盖:6区市医院、药店“一卡通行”,便捷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高新区签约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助力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温暖传递每一餐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引领文旅新风尚
- • “雨露计划”升级扩面:中高职学生补贴增至5000元/年,惠及2000名学子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助力增产30%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助力旅游消费突破1.2亿元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潮流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盛大开幕,12个赛项助力新兴产业人才培养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惊艳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非遗绝技震撼全网!》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名片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枣庄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 • 峄城中医馆实现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共筑创新高地
- • “山亭藤编”:助力扶贫,藤编产品走出国门,月薪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美好乡村新画卷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 •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称号,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引领全产业链升级
- • 薛城社区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温暖惠及3.2万人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风尚
- • 滕州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引领绿色能源革命,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年产值破亿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山亭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5亿,盘活闲置资产成效显著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慢性病防治,实现“小病不出村”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先锋项目发展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升级:AI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抗战历史细节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20个创新项目落户助力产业升级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再现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传奇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枣庄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亩产突破600公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