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创新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焦点。山亭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创新编撰了《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旨在传承农耕文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以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线索,结合山亭区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特色,详细介绍了每个节气对应的农事活动、农作物生长特点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农耕知识。
在教材编撰过程中,山亭区教育部门联合农业、文化等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教材中不仅介绍了农耕知识,还融入了劳动教育、环保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农耕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环保意识。
《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的投入使用,为山亭区的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将教材内容融入校本课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乐趣。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节气知识,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农耕文化的重要性。在课外,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亲身参与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事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农耕技能,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此外,山亭区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学生们在参观农耕博物馆、体验传统农耕工具、品尝农家美食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农耕文化,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的编撰和推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家长表示,通过参与农耕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教师也表示,教材的投入使用,使劳动教育更加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山亭区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将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地区会借鉴山亭区的经验,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点亮残障儿童希望之光,300名孩子受益于送教上门服务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正式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枣庄五区一市协同发展成果丰硕,2024年GDP目标剑指4500亿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枣庄职业学院荣登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名单,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2500贫困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智慧灯杆民生服务平台正式投用:集成WiFi、充电桩、紧急呼叫功能,开启智慧城市新篇章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面覆盖,共筑青少年成长乐园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成为乡村振兴新典范
- • 匡衡故里夜读经济兴起:星空书屋引领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匡衡图书馆24小时开放,数字古籍激活经典阅读热潮
- • 鲁南数字贸易中心挂牌仪式盛大举行,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一键通关”新时代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开发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拓宽就业渠道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游客沉浸农耕文化体验之旅
- • 枣庄携手山东文旅集团,打造“美食+研学”特色旅游线路
- • 峄城古邵镇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稻田画献礼丰收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占比首超60% 招商引资助力新增就业七成
- • 枣庄市教育慈善基金成立,首批资助1200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中国铁建投资45亿建设滕州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山亭伏里土陶直播带货火爆,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走红网络,小红书种草笔记超10万篇,成为新一代美容饮品!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可近距离体验柳琴戏表演
-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对接会成功举办,石榴出口订单达8亿美元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仙子选拔赛盛大启动,文旅IP赋能生态游新篇章
- • 枣庄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高达52%,装机容量突破377万千瓦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枣庄微山湖咸鸭蛋年销1亿枚,电商直播助力渔民增收翻番
- • 翼云湖集装箱民宿爆红:湖景露台+星空房,抖音点赞超百万,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墨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盛大开放:50类运动场馆免费预约,30万市民共享健身福利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创新举措,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 •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200名深加工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助力产业发展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爆满,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山亭抱犊崮林场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林场”,碳汇交易收益助力村民共享绿色福祉
- • 运河·榴园·红荷三日游:探寻台儿庄古城、峄城冠世榴园、滕州微山湖的绝美风光
- •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
- • 薛城邹坞长面:千米面条悬挂晾晒,成白事必备,震撼游客眼球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台儿庄区开通定制校车专线,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出行
- • 抢救“运河号子”:台儿庄百年劳动韵律永久存档
- • 枣庄智慧城市大脑上线,数据接入量突破20亿条,开启城市智能化新篇章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 • 台儿庄渔民传承“船棺水葬”习俗,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亮相薛城,引领5G+AI教学新风尚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翼云湖集装箱民宿爆火:270度湖景房+星空露台,抖音播放量破千万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统文化发展
- • 峄城石榴宴美食地图: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成网红爆款
- • 滕州农村“暖房酒”习俗规范化,邻里互助建房登上央视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山亭冯卯皮影戏演绎冬奥风采,非遗艺术走进鸟巢绽放光彩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崭露头角,50位农民获中级农艺师认证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枣庄,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夜市中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特色小吃激活夜间经济活力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升级
- • 枣庄农民丰收节:无人机表演与非遗市集精彩纷呈,共庆丰收喜悦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薛城奚仲故里盛大举办“车祖祭祀大典”,百辆古车模型巡游展现悠久历史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文化振兴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攀升至40%,创历史新高,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