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我市再创佳绩
近日,我市在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中荣获第一名,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市在环卫工作上的卓越成果。特别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这一数据更是彰显了我市在环保领域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环卫工作改革,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此次全省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是我市环卫工作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环卫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处理率达到100%。
首先,我市加大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市新建了多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填埋场等,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其次,我市强化了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我市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例如,我市引进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不仅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还实现了能源的回收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此外,我市还加强了环卫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环卫工人技能培训,提高环卫工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垃圾处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同时,我市还建立健全了环卫工作考核机制,对环卫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全省树立了榜样,也为全国环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加大环卫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二是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
三是加强环卫队伍建设,提高环卫工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卫工作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市在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中荣获全省第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是我市环保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努力,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山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绿水青山变现超5亿元
- •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强县”,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
- • 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港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助力中越贸易新篇章
- • 济南-枣庄共建空天信息产业园:省会经济圈“飞地经济”典范
- • 全市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率100%,全面实现“看病不出村”
- • 峄城匡衡中学“无边界课堂”开课,学生石榴园现场研学体验生活教育
- • 滕州马铃薯宴荣膺“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
- • “300名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升学率奇迹般提升至98%”
- • 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免费场地与培训助力,共带动500人就业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山亭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10万亩农田,节水增产效益显著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获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国际品牌
- • 台儿庄运河河灯节盛大开幕,千盏河灯共祈运河安澜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全国首个“智慧石榴云平台”在峄城上线,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智能辩论,传承兼爱非攻哲学命题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里的藤编艺术与土陶制作之旅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青檀路美食夜市华丽升级,小龙虾烧烤摊营业至凌晨3点,夜生活新地标诞生!
- • 峄城石榴驶入国际市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城市新名片塑造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速食装热销电商平台,月销量突破10万盒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直播电商新潮流,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贫困老人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华丽转身,千亩花海助力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800万
- • 薛城非遗美食展惊艳高铁站,旅客扫码即可享受直邮到家服务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大奖: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创新高
- • 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入选新华社典型案例
- • 枣庄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篇章:“强链补链”签约项目18个,碳纤维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古窑技艺重现“北方瓷都”辉煌
- • 峄城学子匠心独运,石榴文创品牌年销售额破百万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台儿庄文旅职业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运河非遗保护与开发专业正式设立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当日售罄10万支,夏日清凉新宠诞生!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台儿庄定制校车全覆盖:56个行政村学生享“点对点”安全接送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签约文旅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峄城区“武术进校园”全覆盖,3万学生习练洪派太极拳,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 • 枣庄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医疗资源全面升级,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榜单,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200名深加工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助力产业发展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引领文旅新风尚
- • “一日办结”服务再升级,企业家服务中心助力外资企业高效开办
- • 枣庄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点燃文旅消费热潮
- • 奚仲造车文化展闪耀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精彩纷呈,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 •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100家企业结对帮扶100个重点脱贫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补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覆盖412个村,累计发电收益突破3亿元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况空前,“樱桃宴”三天吸引游客3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