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永安舞龙”荣膺省级非遗,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永安舞龙”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这项古老技艺的肯定,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百米巨龙翻腾起舞,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永安舞龙”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民间信仰,寓意着驱邪避灾、祈福安康。在市中区,舞龙已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深受市民喜爱。
据悉,“永安舞龙”的舞龙队伍由数十名技艺精湛的舞龙者组成,他们身着传统的龙衣,手持龙珠,将一条百米巨龙舞动得栩栩如生。在春节期间,舞龙队伍将穿梭于市中区的街头巷尾,为市民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表演。
为了庆祝“永安舞龙”入选省级非遗,市中区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场盛大的舞龙表演。活动现场,百米巨龙在舞龙者的操控下,翻腾、跳跃、盘旋,仿佛一条真正的龙在空中翱翔。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瞬间。
“永安舞龙”之所以能够入选省级非遗,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技艺。同时,还积极组织舞龙队伍参加各类比赛和展演,提高“永安舞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传承“永安舞龙”的过程中,市中区注重挖掘和培养新一代舞龙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掌握舞龙技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舞龙队伍中,为这项传统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安舞龙”的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不仅是对市中区传统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全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中区将继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永安舞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为市民们带来了喜庆祥和的氛围。相信在市中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永安舞龙”这一传统技艺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打造60万册藏书文化盛宴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登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榜单
- • “星星小屋”在枣庄落地生根: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直播带货,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惊艳巴黎时装周,订单激增300%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设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启全省融合教育新模式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线投产,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助力3万农户增收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枣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开幕,共筑工匠精神传承之路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亩种植面积实现溢价收购,农民增收显著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断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枣庄市启动“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缓解“入园难”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山亭北庄镇太阳能路灯照亮村道,年省电费百万,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枣庄运河文化读本》编纂完成,即将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 • 台儿庄运河船工技艺:非遗传承走进校园,职业院校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耀绽放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活力成为潮流地标
- • 枣庄跨境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 • 滕州一中与北京大学携手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共育未来科技精英
- • 光伏农业大棚助力农民增收:棚顶发电、棚下种菌,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 • 《滕州洛房泥塑: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人至深》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助力生态环保新篇章
- •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盛大开园: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助力800人就业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高铁+旅游惠民政策来袭:车票享景区门票5折、酒店住二送一,畅游天下不再是梦!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0万元天价,创历史新高!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冠世榴园荣登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名单:千年古石榴树群迎来重点保护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味传承千年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尽享柳琴戏魅力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全市改造贫困户危房1.8万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台儿庄古城:夜间经济助力年营收突破30亿,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文化大集盛大开市,再现明清商贸盛景
- •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100家企业结对帮扶100个重点脱贫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户均增收8000元
- • 枣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创新,15万亩实现“一季双收”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C919大飞机见证创新成果
- • 枣庄农业对外合作联盟成立,30家企业携手共进,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新局面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山亭徐庄镇蓝印花布牵手国际品牌,惊艳亮相米兰时装周T台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同场竞技传统农具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灯会启幕:千盏非遗花灯点亮“江北水乡”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产业升级
- • “扶贫小院”庭院经济计划助力脱贫户养殖芦花鸡,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
- • 山亭火樱桃果酒闪耀纽约,500毫升售价30美元,高端超市新宠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夕阳红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亩均税收全省第三,土地集约利用获国务院表彰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50家AI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大运河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展演、古装巡游、运河美食一条街限时开放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落地枣庄经开区,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子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