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投产,真空包装助力传统美食迈向全国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在山东省滕州市,一家名为“张汪板鸭”的非遗工坊近日正式投产,采用真空包装技术,将这一传统美食推向全国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这道地道的鲁菜佳肴。
滕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独特的美食文化。其中,张汪板鸭作为滕州的传统名吃,已有百年历史。它选用优质鸭肉,经过精心腌制、风干、蒸煮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如何让张汪板鸭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的负责人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调研和尝试,他们最终决定采用真空包装技术,将传统美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张汪板鸭的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真空包装技术具有保鲜时间长、便于携带、不易变质等优点,能够有效保证张汪板鸭的新鲜度和口感。在非遗工坊投产仪式上,负责人表示:“真空包装技术的应用,将使张汪板鸭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滕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确保真空包装的张汪板鸭品质,非遗工坊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从选材、腌制、风干、蒸煮到真空包装,每一道工序都由经验丰富的师傅亲手完成。此外,工坊还引进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
在市场推广方面,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品尝到这道传统美食。同时,工坊还积极参与各类美食节、展销会等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
如今,真空包装的张汪板鸭已在全国多个城市销售,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一位来自上海的消费者表示:“以前只在滕州当地品尝过张汪板鸭,现在通过网购也能品尝到这道美食,真是太方便了!”
滕州张汪板鸭非遗工坊的投产,不仅为传统美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工坊将继续秉承匠心精神,不断创新,让张汪板鸭这一传统美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这道地道的鲁菜佳肴。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农业科技新潮流
- • 薛城奚仲中学3D打印课程作品闪耀国家博物馆展览
- • 滕州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助力农民亩产增收35%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再创佳绩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产品,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枣庄健康扶贫工程助力1.2万名大病贫困患者重获健康
- • 枣庄医保跨区结算全覆盖:6区市医院、药店“一卡通行”,便捷服务惠及民生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西班牙伊比利亚
- • 峄城阴平镇鲁南石屋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年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导览、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中日氢能合作论坛签约8项目,共建万吨级绿氢供应基地,推动能源转型新篇章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焕发活力,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创新
- • 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2万元高价!
- • 全国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于枣庄成功并网投运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增收致富
- • 《枣庄运河饮食图谱》出版,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
- • 滕州实验小学校长王丽荣获“齐鲁名校长”称号,引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带动就近就业超2万人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达2000吨,绿色健康引领市场潮流
- • 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盛大开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助力周边千人就业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穿越千年,与汉代文明对话》
- • 枣庄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引领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
- • 翼云湖零碳旅游区盛大启动:绿色出行,共享清洁能源新篇章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能源新变革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助力3万学生全面发展
- • 枣庄新城CBD金融中心封顶:八家省级银行区域总部落户,助力城市金融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枣庄荣膺“全球文明对话示范城市”:历史名人成文化外交名片
- • 山亭葫芦套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旅游收入实现翻番增长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惊艳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非遗绝技震撼全网!》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能无人驾驶站点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对接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突破800万元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助力产业发展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旅游体验全面升级
- • 智慧灯杆民生服务平台正式投用:WiFi、充电桩、紧急呼叫功能一杆多用,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台儿庄国际摄影展聚焦运河遗产,百国摄影师作品亮相,共绘运河文化新篇章”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枣庄市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传承人带徒授艺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计划,亩产增收35%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高山移民搬迁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告别偏远山村,融入城镇新生活
- • 滕州教师张华荣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35年坚守山村育英才
- • 微山湖渔家乐深度体验:感受渔家风情,聆听非遗之美
- • 台儿庄古城中学携手曲阜师大,共同打造儒家文化传承中心
- • 台儿庄古城新添“名人数字长廊”,全息投影再现12位先贤传奇故事
- • 滕州小麦亩产突破900公斤,刷新黄淮海地区纪录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培育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助力产业升级
- • 枣庄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筹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房产交易流程再创新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破万元,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向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驻足观赏
- • 山亭抱犊崮林场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林场”,碳汇交易收益助力村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引领文旅新风尚
- • 枣庄职业院校携手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盛大启幕,踩高跷、舞龙狮热闹非凡
- • 墨子故里再掀“兼爱”热:滕州举办全球墨子文化论坛,20国学者共议和平理念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助力,荣获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殊荣
- • 峄城阴平镇红色文化故事会:老兵讲述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 • 蟠龙河生态扶贫示范区盛大开园,莲藕种植与乡村旅游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融合型人才培育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联动,构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