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循环经济
近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军企业吉利集团宣布,其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正式落户山东省枣庄市。该项目预计年处理能力将达到10万吨,标志着吉利集团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循环经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吉利集团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佼佼者,一直致力于解决电池回收难题。此次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落户,不仅有助于提高电池回收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还将为枣庄市乃至整个山东省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项目将采用国际先进的电池回收技术,对废旧电池进行高效、环保的回收处理。项目建成后,年处理能力将达到10万吨,可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电池回收的需求。
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电池回收:通过专业的回收设备,对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分类、清洗等处理,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和材料。
2. 电池梯次利用:对回收后的电池进行检测和评估,将可继续使用的电池进行梯次利用,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3. 电池材料再生:将回收后的电池材料进行再生处理,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和材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 环保处理:对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理,确保项目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吉利集团表示,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落户,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绿色循环发展。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约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枣庄市政府对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落户表示热烈欢迎。枣庄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一直致力于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此次项目的落户,将为枣庄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业内人士认为,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成功落户,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绿色循环发展树立典范。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各企业应积极投身于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落户枣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助力生态环保新篇章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条石榴光合色素提取线投产:打破日韩垄断,年产值超5亿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市中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业: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级生态景区,渔民转型生态护河员助力绿色发展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设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启全省融合教育新模式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共建绿色家园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出口额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入选新华社典型案例
- • 蟠龙河湿地公园骑行攻略:畅游30公里滨水绿道,租车点全覆盖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力推“零农药种植”,有机蔬菜直供高端商超,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风尚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枣庄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占比突破55%,新能源装机达400万千瓦,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枣庄运河文化长廊盛大启动,30亿投资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带
- • 慢性病用药专项补贴政策升级:医保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80%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论兼爱精神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生活焕然一新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 • 山亭区伏里土陶非遗工坊落成,助力传统技艺活态传承
- • 运河支队后人捐赠战时家书,助力地方红色档案建设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占比70%,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助力中国新材料产业腾飞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枣庄启动“运河古镇复兴计划”,10处历史街区将整体保护
- • 龙泉塔光影秀首演: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
- • “峄城阴平社火VR实景上线,百年踩街盛况线上沉浸体验”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隆重推出杨广立将军专题展,抗战手稿真迹首次亮相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山亭火樱桃”:创新“直播带货+冷链直送”模式,助力农业增收,年销售额突破5亿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展根雕奇石,传承民间艺术之美
- • 中兴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井架变身文创产业园,数字艺术展览添彩历史底蕴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生物医药瞪羚企业齐聚枣庄,年内新增上市后备企业12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冯卯镇乡村音乐节盛大开唱:田园舞台邂逅星空露营,周末自驾游首选之地
- • 峄城中医馆实现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一日售罄10万支,火爆程度令人惊叹!
- • 台儿庄区中秋灯会点亮运河,非遗花灯引万人打卡,共度佳节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额突破2亿:200种农产品直供城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沉浸式情景剧《夜袭洋行》每周精彩上演
- • 台儿庄京杭运河智慧物流枢纽启用,鲁南物流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
- • 枣庄柳琴戏走进百所校园,非遗传承人开讲戏曲公开课,传承文化瑰宝
- • 枣庄携手淮河生态经济带,共筑文旅融合新篇章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墨子号”数字文创产品首发,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版权保护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助力2.1万脱贫户,年分红超千万元
- • 枣庄港扬帆中东,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物流新篇章
- • 枣庄家政扶贫助力贫困劳动力5000人就业,实现“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新路径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台儿庄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亩种植面积实现溢价收购,农民增收显著
- • 市中区老旧工业区改造焕新颜,科创综合体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冯卯镇桃花节盛况空前,吸客50万人次,民宿收入破千万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惊艳20国美食博主打卡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迈向国际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