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在各地蓬勃发展。在滕州,一座独具特色的“24小时国学书院”近日落户龙泉广场,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夜间诵读活动更是成为新风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
这座“24小时国学书院”位于滕州龙泉广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书院内设有多个功能区,包括国学讲堂、藏书阁、茶室、书画室等,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学习、交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空间。书院的建成,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国学。
“24小时国学书院”的最大特色就是全天候开放。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市民都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交流、学习。夜间诵读活动更是书院的一大亮点。每当夜幕降临,书院内灯火通明,书声琅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夜间诵读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他们中有的是国学爱好者,有的是家庭亲子,还有的是年轻人。大家在书院内围坐一圈,或朗读经典,或吟咏诗词,或交流心得。夜色中,书香四溢,让人陶醉。
滕州市民张先生表示:“以前晚上没事干,现在有了这个书院,晚上可以带孩子来学习国学,增长知识,还能陶冶情操。这里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24小时国学书院”的夜间诵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还推动了国学教育的普及。书院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举办各类国学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国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书院还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为市民提供学习机会。在这里,市民可以了解到国学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现实意义。通过学习国学,市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书院还注重与社区、学校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国学教育的普及。书院与当地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国学的魅力。
总之,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的落户龙泉广场,为当地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空间。夜间诵读活动成为新风尚,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国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书院将成为滕州乃至全国国学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举办“大运河文创联展”:三城共展千年文脉,传承历史韵味
- • 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托育+日间照料,服务超8000家庭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世界纪录
- • 市中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发布,60项实践任务融入课表
- • 大运河沿线危房改造圆满落幕:482户居民喜迁明清风格新居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共绘跨省旅游新蓝图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涛沟桥大米荣获国际有机认证: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破百元,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名困难群体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助力3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 生物医药瞪羚企业齐聚枣庄,年内新增上市后备企业12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在即:1200张床位,2025年全面投用,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石榴红了”音乐节盛大开幕:30万乐迷狂欢,消费额突破3亿元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再攀200亿元高峰
- • 枣庄红色研学线路发布,10处革命遗址焕发新活力
- • 峄城石榴宴美食地图: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成网红爆款
- • 枣庄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1.5万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8000元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并网发电: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中国铁建投资45亿建设滕州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枣庄段)开工:复建明清码头、漕运粮仓,传承运河文化新篇章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沉浸式情景剧《夜袭洋行》每周精彩上演
- • 探寻“石榴红了”主题游:漫步石榴酒庄,领略石榴盆景艺术之美
- • 薛城西集羊汤标准化生产启动,全国连锁门店突破300家,传承美味迈向新篇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成功跻身京杭运河十大港口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前列
- • 冯卯镇乡村音乐节盛大开唱:田园舞台与星空露营,周末自驾首选之地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精密机床轴承技术突破国际垄断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突破10亿元大关
- • 山亭长红枣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总数突破150家,营收同比增幅超9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非遗老酒跨界奶茶店,微醺珍珠奶茶日销5000杯,成为城市新宠
- • 全国科技活动周枣庄分会场盛大启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果精彩亮相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产品,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薛城非遗美食展走进高铁站,旅客扫码下单直邮到家,美食之旅开启新篇章
- • 枣庄荣膺“全球文明对话示范城市”:历史名人成文化外交名片
- • 市中区中小学推广“运河文化校本课程”,打造特色教材12册助力文化传承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结硕果,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格局
- • 全市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助力“小病不出村”梦想成真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教育大脑”平台,开启学情精准分析新时代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引关注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种草”背后的魅力
- • 滕州松枝鸟:五代传承,年销量破10万只的匠心独运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获评省级示范市,我市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
- • 山亭火樱桃果酒闪耀纽约,500毫升售价30美元,高端超市新宠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盛大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升级:AI虚拟讲解员生动还原抗战历史细节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薛城陶庄镇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成效显著,河水水质提升至Ⅱ类标准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同步开业,双星闪耀,共绘繁华新篇
- • 滕州鲁班锁技艺大赛盛大开幕,百名工匠同台竞技“东方魔方”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共筑智慧农业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迈向农业现代化新高峰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传承优良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