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成功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近日,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在枣庄市正式落地。这一改革举措的实施,标志着枣庄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悉,该项目的开工周期较以往缩短了60%,为枣庄市乃至全省的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是指将土地供应与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许可等环节紧密结合,通过承诺制简化审批流程,实现项目快速落地。枣庄市作为全省首个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创新,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了解,枣庄市在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过程中,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
一是简化审批流程。通过将土地供应与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许可等环节紧密结合,实现“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幅缩短项目审批时间。
二是强化监管。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枣庄市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保障项目质量和安全。
三是优化服务。枣庄市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项目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此次改革试点项目在枣庄的成功落地,不仅为枣庄市的项目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该项目落地后带来的几大亮点:
1. 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通过“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枣庄市将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的平均6个月缩短至2个月,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
2. 降低了企业成本。改革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枣庄市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审批服务,降低了企业成本。
3. 优化了营商环境。改革试点项目实施后,枣庄市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4. 提高了政府服务水平。枣庄市通过改革试点项目,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总之,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的成功落地,为枣庄市乃至全省的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齐聚民俗文化博览会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惠及10万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突破九成,领跑全省环保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新潮流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才
- • 峄城石榴花开,助学金发放助力300名困难学子圆大学梦
- • 台儿庄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增收3000元,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雨露计划”升级扩面:中高职学生补贴提至5000元/年,惠及2000名学子
- • 京沪高铁沿线最大智慧物流枢纽在枣庄落地,顺丰、京东等8家企业联合投资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成为乡村振兴新典范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生态圈落成,全国首条无人换电高速投运,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
- • 老街巷文化探秘之旅:枣庄旧时光的味蕾记忆
- • 市中区“辣子鸡非遗擂台赛”火辣开炒,冠军奖金高达10万元!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城市脉络,传承历史文脉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设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启全省融合教育新模式
- • 峄城石榴酒荣获国际金奖,深加工产业链助力果农增收30%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 • 全国科技活动周枣庄分会场盛大启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果精彩亮相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称号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打造沉浸式年味盛宴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与现代潮流的完美邂逅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落地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效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成果
- • 枣庄综保区再创佳绩,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跻身全国十强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台儿庄古城实验小学开启“运河文化研学课”,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传承传统文化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温暖传递每一餐
- • 薛城区实验中学荣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AI实验室建设全面覆盖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民族瑰宝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节盛大开幕:免税店、文创市集齐聚,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福利来袭!
- • 白内障复明工程全覆盖:800名脱贫患者免费享受光明手术
- •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再现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传奇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枣庄注入活力,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
- • 枣庄市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全面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盛大开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助力周边千人就业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媲美国际品牌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活力成为潮流地标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滕州扶贫助学金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大奖: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创新高
- •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盛大开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山亭地瓜宴:地瓜粉皮与拔丝地瓜荣登“乡土味道TOP10”美食榜单
- • 枣庄携手中科院,共建“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 推进数字农田技术发展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在即:1200张床位,2025年全面投用,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100家企业结对帮扶100个重点脱贫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圆满完成:票价直降40%,村村通新能源巴士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成为生态科技城,孵化高新企业新力量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筑产业新高峰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正式上线,村民政务办理便捷高效
- • 枣庄教师张伟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35年扎根乡村教育谱写教育传奇
- • 文化盛宴,非遗传承——周末免费体验馆带你领略剪纸、面塑魅力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品牌门店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枣庄携手华为打造“数字农业云平台”,30万亩农田迈向精准化管理新时代
- • 中航工业无人机研发基地签约,年产智能农用无人机5万架,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实现39个行政村全覆盖,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0万元天价,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