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2025年6月17日凌晨三点,枣庄市市中区青檀路的"老周烧饼铺"已飘出麦香。68岁的周传福师傅正在揉制当天第三批面团,这些用微山湖小麦粉制成的面团需要经过"三揉三醒"的特殊工艺。"面要醒足时辰,炉要烧枣木炭",周师傅边说边将面剂子擀成圆饼,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土炉里跳动的火苗映照着墙上的老照片——那是1982年他父亲在国营食堂烤烧饼的场景,如今这个蜂窝煤炉已被环保电炉替代,但炉温依旧保持在280度的祖传标准。
清晨六点,第一炉烧饼带着焦香出炉。周师傅的儿子周伟正在给烧饼刷第二遍芝麻酱,这是让烧饼形成"千层酥"的关键步骤。"现在每天要烤600多个,最远的订单发到上海",他指着手机上的订单系统说。排队的老顾客李建军熟练地将刚出炉的烧饼对折,露出里面蜂窝状的层次:"我父亲当年在煤矿下井,就靠这烧饼补充体力"。
在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烧饼制作的全息投影。文旅局非遗科科长张敏翻开泛黄的《峄县饮食志》,指着民国时期的记载:"当时峄县城有烧饼铺47家,矿工们用烧饼就羊肉汤,称为'鲁南双绝'"。最新统计显示,全市现有传统烧饼作坊213家,年产值超1.8亿元。今年实施的《枣庄传统面食标准》,首次对芝麻酱配比、烤制时长等作出规范。
上午十点,台儿庄古城内的"烧饼研学工坊"迎来游客体验团。孩子们在师傅指导下,用仿古陶炉烤制迷你烧饼。工坊陈列区展出的三十多件工具中,最珍贵的是根据出土文物复制的汉代烤炉,证明当地面食烘烤技艺已有两千年历史。食品研发室里,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新型保鲜包装,"既保留刚出炉的酥脆,又能让外地顾客品尝到原味"。
傍晚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前,"非遗烧饼"餐车前排起长队。第四代传承人周小艺创新的"烧饼三味"套餐备受青睐:原味、麻辣和红糖三种口味用环保纸盒分装。不远处的文创店里,"会说话的烧饼"智能玩偶正用方言讲述烧饼故事,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从煤矿工人的"能量块"到城市的文化使者,枣庄烧饼正用传承千年的炉火,烘烤着属于新时代的鲁南味道。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覆盖率100%
- • “山亭火樱桃”:创新“直播带货+冷链直送”模式,助力农业增收,年销售额突破5亿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 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枣庄运河文化读本》编纂完成,即将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开班,校企联合打造高技能人才摇篮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精彩纷呈“石榴+”主题文旅活动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启幕,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非遗工坊体验日:感受传统魅力,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带走独属文创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研发薯条脆片新品,成功签约肯德基供应链,开启合作新篇章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在枣庄经开区成功落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产业工人”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惊艳全国
- • 市中区永安镇“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肉品直供沪杭市场引领消费新风尚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 • 滕州荣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机床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实景剧《夜袭临城》每周上演,红色岁月记忆重现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文旅收入再攀高峰
- •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山亭与中科院携手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枣庄粮食仓储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储备能力迈入百万吨级新台阶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枣庄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补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烽火鲁南》:央视热播纪录片,再现孙承惠抗日游击战传奇
- • 市中区“百年中兴文化园”盛大开园,工业遗址华丽变身文创街区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登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榜单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荣耀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 “运河支队”后人慷慨捐赠百件抗战文物,助力地方红色档案馆藏丰富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助力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升级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健康扶贫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斩获德国红点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用绿水青山换碳汇收益
- • 山亭区“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棚顶发电棚内种菌菇,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果蔬集散中心
- •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荷花艺术季盛大启幕,百亩荷塘绘诗意画卷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工程,亩产增收助力脱贫致富
- • “阴平镇乡村慢生活节:入住石头房民宿,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感受田园风情与文化魅力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滕州辣子鸡美食节盛大开幕:百家老店争霸,凭地图集章换限量礼品
- • 山亭火樱桃果酒登陆纽约高端超市,500毫升售价30美元,引领健康饮品新潮流
- • 枣庄经开区试点“保税研发”新政,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助力产业升级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枣庄职业院校携手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鲁班锁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赞誉东方智慧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
- • 山亭火樱桃深加工基地投产,果酱、果干年销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高新区签约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助力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家庭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产业新风向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林碳汇交易首单签约,农户增收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待招贤才
- • 山亭区伏里土陶非遗工坊落成,助力传统技艺活态传承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再攀200亿元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