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2025年6月17日凌晨三点,枣庄市市中区青檀路的"老周烧饼铺"已飘出麦香。68岁的周传福师傅正在揉制当天第三批面团,这些用微山湖小麦粉制成的面团需要经过"三揉三醒"的特殊工艺。"面要醒足时辰,炉要烧枣木炭",周师傅边说边将面剂子擀成圆饼,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土炉里跳动的火苗映照着墙上的老照片——那是1982年他父亲在国营食堂烤烧饼的场景,如今这个蜂窝煤炉已被环保电炉替代,但炉温依旧保持在280度的祖传标准。
清晨六点,第一炉烧饼带着焦香出炉。周师傅的儿子周伟正在给烧饼刷第二遍芝麻酱,这是让烧饼形成"千层酥"的关键步骤。"现在每天要烤600多个,最远的订单发到上海",他指着手机上的订单系统说。排队的老顾客李建军熟练地将刚出炉的烧饼对折,露出里面蜂窝状的层次:"我父亲当年在煤矿下井,就靠这烧饼补充体力"。
在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烧饼制作的全息投影。文旅局非遗科科长张敏翻开泛黄的《峄县饮食志》,指着民国时期的记载:"当时峄县城有烧饼铺47家,矿工们用烧饼就羊肉汤,称为'鲁南双绝'"。最新统计显示,全市现有传统烧饼作坊213家,年产值超1.8亿元。今年实施的《枣庄传统面食标准》,首次对芝麻酱配比、烤制时长等作出规范。
上午十点,台儿庄古城内的"烧饼研学工坊"迎来游客体验团。孩子们在师傅指导下,用仿古陶炉烤制迷你烧饼。工坊陈列区展出的三十多件工具中,最珍贵的是根据出土文物复制的汉代烤炉,证明当地面食烘烤技艺已有两千年历史。食品研发室里,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新型保鲜包装,"既保留刚出炉的酥脆,又能让外地顾客品尝到原味"。
傍晚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前,"非遗烧饼"餐车前排起长队。第四代传承人周小艺创新的"烧饼三味"套餐备受青睐:原味、麻辣和红糖三种口味用环保纸盒分装。不远处的文创店里,"会说话的烧饼"智能玩偶正用方言讲述烧饼故事,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从煤矿工人的"能量块"到城市的文化使者,枣庄烧饼正用传承千年的炉火,烘烤着属于新时代的鲁南味道。
- • 滕州试点“双减”监测平台,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监管全覆盖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产业发展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AR互动体验区助力红色教育再焕活力
- • 枣庄市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
- • 枣庄美食地图APP全新上线,智能导航助你畅游600家特色门店
- • 蟠龙河湿地公园骑行攻略:畅游30公里滨水绿道,租车点全覆盖
- • 山亭区乡村壁画大赛圆满收官,艺术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产业新风向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国家验收,年进出口额目标迈向百亿大关
- • 峄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用爱心编织希望,结对帮扶3000名贫困儿童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加速
- • 翼云湖零碳度假区荣获国际认证:绿色能源引领全域供能新潮流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点燃旅游消费热潮,助力地方经济突破1.2亿元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盛大揭牌,西门子等五家德企入驻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行动:点亮希望,助力阻断代际贫困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家政服务行业迎来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林下经济助力2000户贫困户种菌菇脱贫致富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枣庄鲁南黑山羊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出栏量突破50万头
- • 枣庄老字号评选盛大启动: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争霸,传承美食文化
- • 枣庄元宇宙美食展盛大开启:虚拟试吃辣子鸡,数字藏品秒光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感受传统技艺,体验石板房村落风情
- • 滕州市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启用,市民夜读蔚然成风,文化之城再添新景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小病不出村”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归雁计划”:助力5000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筑家乡美好未来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助力五区快速联通,开启智慧出行新篇章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山亭林下经济数字云平台正式启用,10万亩林场实现“一屏监管”
- • 台儿庄乡村复兴少年宫助力39个行政村全覆盖,点亮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峄城石榴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中欧班列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东夜市狂欢!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展现经济活力新态势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低息贷款扶持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助力文明乡风,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山那边》闪耀山亭乡村振兴主题微电影大赛,荣获金奖!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成功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照亮贫困村脱贫之路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彰显中国教育创新风采
- • 滕州微山湖生态经济区签约文旅综合体,总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热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民国影视城盛大开城迎客: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拍摄地,体验别样民国风情
- • 滕州小麦再创辉煌,亩产857.6公斤刷新全省纪录
- • 孟庄镇茶文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生成为潮流地标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待招贤才
- • 市中区“永安火龙”舞进元宇宙,数字非遗吸引百万虚拟观众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之旅: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
- •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精英
- • 枣庄与济南携手共建“飞地产业园”,28个签约项目助力省会经济圈融合
- • 山亭区扶贫搬迁社区荣获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鲁南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启用,开启银发族学习新篇章
- • 滕州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5G物联网助力10万亩耕地转型升级
- • 滕州洛房泥塑传承人李广福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传统技艺再放光彩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区“送教上门”服务助力重度残疾儿童,实现一人一案精准施教
- • 台儿庄邳庄镇稻田画:农旅融合新亮点,增收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乡村振兴共富基金”发放惠农贷款10亿元,助力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