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齐聚民俗文化博览会
近日,枣庄市五区一市联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民俗文化博览会,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此次盛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热情参与,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亮相,展示了枣庄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次民俗文化博览会以“传承文化,共筑梦想”为主题,旨在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国传统文化。活动期间,枣庄五区一市纷纷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项目,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博览会上,百项非遗项目精彩纷呈,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鲁南民间舞蹈、鲁南鼓吹乐、鲁南民间剪纸等;也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滕州木版年画、薛城泥塑、峄城柳编等。这些项目充分展示了枣庄地区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让市民和游客大饱眼福。
活动现场,观众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到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如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传承人们用精湛的技艺,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阵阵掌声。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民间杂技、戏曲演唱等,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此次民俗文化博览会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剪纸体验区,市民们拿起剪刀,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在泥塑体验区,大家用泥土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在木版年画体验区,市民们体验了传统印刷技艺的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博览会还特别邀请了外地非遗传承人前来参展,如来自安徽的宣纸制作技艺、来自四川的蜀绣等。这些外地非遗项目的加入,使得此次博览会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枣庄市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
枣庄五区一市联合举办民俗文化博览会,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枣庄地区文化底蕴的展示。通过此次盛会,枣庄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为推动枣庄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博览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许多市民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够举办更多此类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信在枣庄五区一市共同努力下,民俗文化博览会将成为枣庄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助力水产养殖,双丰收成就生态奇迹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成功转型,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助力绿色发展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共建AI算力中心,共筑智能未来
- • 枣庄市人民医院荣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助力区域医疗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区开通定制校车专线,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出行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迎丰收年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助力千亩产业用地推介
- • 滕州级索镇“田秀才”获中级职称,50位农民持证上岗,农业现代化再迈新台阶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高新企业孵化器
- • 济南-枣庄共建空天信息产业园:省会经济圈“飞地经济”典范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现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石榴贷”助力普惠金融扩面,低息贷款惠及3000户脱贫户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0万元天价,创历史新高!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庆祝丰收
- • 鲁南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启用,开启银发族学习新篇章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工程领域欠薪案件同比下降90%,守护劳动者权益再上新台阶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薛城社工部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 • 枣庄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补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达50万人次
- • 峄城阴平毛笔:非遗传承,年产百万支,书法界的新宠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网红打卡地
- • 《奚仲传奇》动画电影立项:好莱坞团队加盟,制作夏商科技史诗巨作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强势入选2024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衰”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的高效平台
- • 枣庄扶贫鱼塘生态养殖项目年产值破亿,贫困户分红15%,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区创新推行“四员同育”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生态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幸福时光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滕州一中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携手共建姊妹学校,开启国际交流新篇章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精彩纷呈“石榴+”主题文旅活动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助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突破2000吨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枣庄中心城区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 新增普惠性学位1500个
- • 薛城富硒小麦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溢价收购实现农民增收20%
- • 中国矿业大学与枣庄共建“绿色矿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 • 京沪高铁沿线最大智慧物流枢纽在枣庄落地,顺丰、京东等8家企业联合投资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占比70%,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小学创新实践:运河生态银行助力学生积分兑换研学之旅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8万人次,营收破千万,红色教育新亮点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
- • 山亭冯卯皮影戏演绎冬奥风采,非遗艺术走进鸟巢绽放光彩
- • 市中区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打造23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辣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慢性病用药专项补贴政策升级:医保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80%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富民“金疙瘩”
- • 台儿庄古城二期引资60亿,复星文旅打造“运河文化元宇宙体验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盛宴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实现技术突破,产品成功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璀璨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繁华盛景
- • 峄城阴平镇电商直播基地年销破15亿,快递单量领跑全省乡镇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蓬勃发展
- • 峄城非遗扶贫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泥塑产品热销全国,助力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运河文化读本》编纂完成,即将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 • 山亭区“周末爱心课堂”温暖留守儿童,惠及5000名学生
- • 薛城百年工业记忆摄影展揭幕:老厂房变身艺术空间,传承历史与创新交融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宝宝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