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8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

近年来,我国各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其中,枣庄石榴产业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枣庄石榴产业年产值已突破80亿元,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带动了10万农户增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枣庄,位于山东省南部,自古以来就有“石榴之乡”的美誉。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石榴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枣庄市高度重视石榴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品牌打造等多措并举,使得石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枣庄石榴品种繁多,包括软籽石榴、硬籽石榴等,其中软籽石榴以其色泽鲜艳、口感甘甜、籽粒饱满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提高石榴品质,枣庄市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石榴种植技术,实现了石榴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在政策扶持方面,枣庄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石榴产业发展规划、石榴种植补贴、石榴加工企业税收优惠等,为石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枣庄市还积极推动石榴产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了“石榴文化节”、“石榴采摘节”等特色活动,提升了石榴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科技支撑方面,枣庄市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石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展石榴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技术研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枣庄石榴产业在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果实保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品牌打造方面,枣庄市积极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石榴品牌,如“枣庄石榴”、“蒙阴石榴”等,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枣庄石榴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据统计,枣庄石榴产业年产值已突破80亿元,带动了10万农户增收。石榴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促进了当地就业,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今,枣庄石榴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枣庄石榴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石榴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同时,枣庄市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合作,拓宽石榴销售渠道,提升石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枣庄石榴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枣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枣庄石榴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枣庄市评选“十大文化特色村镇”,各获百万元发展基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西岗镇绿色发展再升级:化肥减量30%,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助力后续增收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台儿庄古城民宿集群:明清院落变身,人均200元感受历史韵味
- • 枣庄“巾帼扶贫工坊”:点亮9000名留守妇女脱贫之路
- • 滕州洛房泥塑传承人李广福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传统技艺再放光彩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智慧校园全覆盖:农村小学迎来VR教室与远程名师课堂新篇章
- • 滕州松枝鸟家族五代传承,年销量突破10万只,谱写匠心独运的传奇
- • 枣庄援疆实习支教团抵达疏勒,201人投身教育帮扶事业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提供全方位保障
- • 枣庄港吞吐量再攀新高,内河航运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 •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启动建设:穿越时空,重现7000年前史前聚落场景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弘扬传统文化再创辉煌
- •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毕业生:社工、协管员等岗位助力青年就业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荣登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榜单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迎丰收年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盛大启幕,蟠龙河畔再现漕运盛景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突破百亿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成为生态科技城,孵化高新企业新力量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盛大开放:体验传统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工艺
- • 峄城南石驴肉非遗工坊盛大开园,游客沉浸古法卤制技艺体验之旅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塑造美好品格
- • 台儿庄运河号子:百年技艺传承之路,国家级非遗的辉煌历程
- • 枣庄市创新举措,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 • 滕州文公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千年古建重现春秋礼制盛景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全球最大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20万吨,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枣庄辣子鸡争霸赛成功举办,冠军配方签约连锁餐饮,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全市改造贫困户危房1.8万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枣庄鲁南科创联盟成立,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绘科技创新新蓝图
- • 全市评选“乡村振兴带头人”100名,每人奖励1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3D实景推介千亩产业用地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全覆盖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筑绿色未来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低息贷款扶持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 • 枣庄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医疗资源全面升级,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筑跨区域扶贫协作新篇章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家庭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
- • “数字哨兵”守护校园安全:AI识别系统覆盖全区89所中小学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奚仲造车文化展闪耀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产品,智慧农机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生成为潮流地标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潮流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网红打卡地
- • 枣庄机场建设进入倒计时,未来直通北上广深,助力鲁南经济腾飞
- • 农村旱厕改造全省典范:3.8万户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获中央奖励
- • 山东农业大学枣庄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定向培养农技人才助力乡村发展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篇章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提升40%,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 台儿庄古城商户租金减免助力文旅小微企业,年减负超3000万元
- • 枣庄创新推出“飞地经济”政策,苏沪企业注册享双重税收优惠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惠及10万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 • 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 •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号子艺术团成立,传承千年技艺,老船工带徒续写水上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