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新篇章

近日,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的张山子镇迎来了一件盛事——“非遗工坊”正式开业。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为传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柳编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台儿庄张山子镇的柳编技艺更是独树一帜,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享誉全国。此次“非遗工坊”的开业,旨在通过传承和发扬柳编技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工坊”位于张山子镇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部设施齐全,包括生产车间、展示厅、培训室等。工坊内,来自周边村庄的50余名柳编技艺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开业仪式上,当地政府领导表示,柳编技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实用价值。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的开业,标志着柳编技艺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500个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
据了解,张山子镇的柳编技艺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次“非遗工坊”的开业,不仅为柳编技艺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广大柳编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在工坊内,记者看到,传承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柳编制作。他们手法娴熟,将一根根柳条编织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观赏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前,我们只能在村里的小作坊里制作柳编,规模小,市场有限。现在有了这个‘非遗工坊’,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创作,还能参加各种展会,拓宽市场。”一位柳编传承人激动地说。
“非遗工坊”的开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工坊周边的柳条种植、销售等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张山子镇“非遗工坊”将继续致力于柳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培养更多柳编技艺传承人。同时,工坊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合作,将柳编技艺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总之,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的开业,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柳编技艺将在“非遗工坊”的助力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长者,温暖送到家门口
- • 市中区实验小学机器人战队再创辉煌,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宝宝新生活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市中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发布,60项实践任务融入课表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佳绩,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滕州市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 跻身全国中小机床制造基地前列
- • 全国首单“招商履约保险”在枣庄落地,企业投产风险政府兜底,创新举措助力产业发展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突破800万元
- • 枣庄经开区砥砺前行,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单日营收破百万创纪录
- • 峄城石榴花开,助学金发放助力300名困难学子圆大学梦
- • 翼云湖环湖健身步道贯通:50公里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扶贫车间”进村入户: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产业新风向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周末逃离城市,尽享篝火晚会与天文观测之旅
- • 枣庄市大力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发新活力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微山湖渔民转产电商创业,678户脱贫户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
- • 市中区孟庄镇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救助,守护夕阳幸福时光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称号,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企业登陆科创板,精密机床轴承技术突破助力打破国际垄断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非遗传承走进校园,点亮传统文化之光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助力我国制造业升级
- • 枣庄医保跨区结算全覆盖:6区市医院、药店“一卡通行”,便捷服务惠及民生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获教育部推广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成新增长极——薛城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年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
- • 滕州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建成,年供优质种薯1.5亿粒,助力农业发展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脱贫户变身讲解员、后勤员,月薪3500元,开启新生活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迈向“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百亿项目再添助力
- • 枣庄不动产登记实现“智能秒批”,办理时效提速80%,便民利企新篇章
- • 枣庄与山东大学携手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0项专利优先本地产业化
- • 灵活应变,精准施策——政策调整在政府工作报告、招商推介与媒体宣传中的应用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年分红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再创佳绩,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盛大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峄城古邵镇复活运河老酱园,传统酱菜工艺成致富密码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共筑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足再创辉煌,蝉联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蓬勃发展,32个入驻项目助力千人就业
- • 山亭冯卯镇桃花经济助力全域旅游,民宿集群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美食地图APP全新上线,智能导航助你畅游600家特色门店
- • 台儿庄运河船工技艺:非遗传承走进校园,职业院校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破百亿,鲁南最大粮仓崛起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枣庄造船业迎来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峄城阴平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引万人围观,非遗舞龙破吉尼斯纪录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节盛大开幕:免税店、文创市集齐聚,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福利来袭!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生通勤难题迎刃而解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亿元产值
- • 山亭区梅花山山地马拉松开跑,体育与文化融合打造特色IP
- • 中日(枣庄)氢能产业论坛签约项目,年制氢规模剑指万吨级,共绘氢能发展新蓝图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增设“新能源赛道”,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鲁班文化园盛大开园迎客: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必打卡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滕州鲁班锁技艺大赛盛大开幕,百名工匠竞技“东方魔方”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高达40%
- • 台儿庄马兰屯镇力推“零农药种植”,有机蔬菜直供高端商超,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风尚
- • 枣庄农业对外合作联盟成立,30家企业携手共进,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新局面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