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纷纷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农业合作社。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石榴合作社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为当地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峄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著名的石榴之乡。这里的石榴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合作社成立之前,由于缺乏统一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果农们面临着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峄城区政府积极引导,于2015年成立了峄城石榴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发挥集体优势,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石榴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了3万余名果农加入,覆盖了峄城区大部分石榴种植区域。
合作社通过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将石榴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同时,合作社还注重品牌建设,注册了“峄城石榴”商标,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峄城石榴的销售额逐年攀升,果农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据了解,合作社每年都会按照果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分红,2019年分红总额更是突破了2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合作社的辛勤付出和果农们的共同努力。
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提升石榴品质,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合作社还将积极探索“互联网+石榴”的发展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果农受益。
峄城石榴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农业合作社提供了有益借鉴。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不仅提高了果农的收入,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相信会有更多像峄城石榴合作社这样的优秀合作社涌现,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峄城石榴合作社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合作社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果农创造更多价值,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改善教学环境
- • 台儿庄古城旅游热力升级: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山亭区10所偏远小学温暖升级,冬季供暖全覆盖助力学子成长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再升级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盛大召开,华为云、浪潮等知名企业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格局
- • 台儿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过万
- • 枣庄携手淮河生态经济带,共筑文旅融合新篇章
- • 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学,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展现新活力
- • 枣庄辣子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10万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脱贫户变身讲解员、后勤员,月薪3500元,开启新生活
- • 枣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荣登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榜单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全市免费培训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就业率突破97%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枣庄张汪板鸭:传统美食走向世界,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全覆盖,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枣庄中小学全面接入“教育大脑”平台,开启学情精准分析新时代
- • 峄城石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揭晓,非遗IP化身潮玩手办引领潮流文化新风尚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享受半价优惠及酒店折扣、免费接驳服务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打造亲子研学新体验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枣庄市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助力山东工业高质量发展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
- • 枣庄教育迈向新纪元:“十四五”规划助力筹建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斩获德国红点奖
- • 枣庄市启动“乡村CEO”计划,招募50名企业管理人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10个偏远村实现5G网络覆盖,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4000元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1.8万人稳定脱贫
- • 峄城石榴仙子非遗服饰秀惊艳亮相,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种草”背后的魅力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榜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开设电商直播课程,助力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幅高达3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共建绿色家园
- • “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挂牌:免费为6万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守护青少年光明未来”
- • 国际墨学大会发布《AI墨子》大模型,引领科技与哲学对话新潮流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生态循环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 山亭长红枣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180%
- • 蟠龙河生态扶贫示范区盛大开园,莲藕种植与乡村旅游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圆满落幕,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薛城邹坞长面:千米面条悬挂晾晒,成白事必备,震撼游客眼球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城市脉络,传承历史文脉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展现生态修复新典范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
- • 全市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率100%,全面实现“看病不出村”
- • 峄城古邵镇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稻田画献礼丰收
- • 枣庄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面积突破10万亩
- • 枣庄职业学院携手宁德时代共建“锂电工匠学院”,定向培养千名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生态
- • 薛城区创新“送教上门”服务,为重度残疾儿童铺就希望之路
- • 枣庄教师李强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引领教育新风尚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入选单位,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创新招商模式,全球招商数字孪生系统3D实景推介千亩产业用地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薛城西集羊汤标准化生产启动,全国连锁门店突破300家,传承美味迈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