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1.8万人稳定脱贫
近年来,枣庄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创新举措,积极实施“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为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确保了1.8万人稳定脱贫,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在脱贫攻坚战中,枣庄市面临着诸多困难,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较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枣庄市积极探索创新,将“乡村公益岗”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助力他们实现稳定脱贫。
“乡村公益岗”是指由政府出资,为农村贫困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工作。这些岗位不仅能够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还能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乡村振兴。
据了解,枣庄市共设立“乡村公益岗”1.8万个,涉及全市13个县(市、区)。这些岗位的设置充分考虑了贫困群众的需求和农村实际,确保了岗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乡村公益岗”的安置过程中,枣庄市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公平公正。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安置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岗位,确保岗位的实用性。
三是注重实效。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工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岗位。
四是动态管理。对“乡村公益岗”进行动态管理,根据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工作表现,适时调整岗位。
通过实施“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枣庄市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贫困群众的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据统计,安置在“乡村公益岗”的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000元以上。其次,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贫困群众在岗位上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最后,贫困群众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稳定脱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然,在实施“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的过程中,枣庄市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部分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较低,工作技能不足;部分岗位的待遇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培训体系,提高贫困群众的工作技能,同时,逐步提高岗位待遇,确保“乡村公益岗”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枣庄市“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为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助力他们实现了稳定脱贫。这一举措不仅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公益岗”安置计划,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助力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 老旧小区焕新颜:新能源车充电位增至5000个,补贴高达30%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20个创新项目落户助力产业升级
- • 山亭樱桃种植户搭乘直播快车,年销鲜果突破万吨大关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周末限定观星望远镜体验与篝火晚会,邂逅浪漫星空夜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枣庄教育“十四五”规划: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展望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台儿庄非遗传承人云课堂”开播,柳琴戏教学吸引万人在线共赏国粹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荣获教育部推广
- • 山亭火樱桃合作社建直播基地,留守妇女变身带货达人
- • 鲁班工匠学院免费培训助力贫困青年,2000名学员掌握数控机床技能,就业率高达100%
- • 邹坞镇红色美食节:品味“抗日大包”“支前煎饼”,传承革命精神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伏里土陶生肖盲盒热销,传统工艺引领年轻消费新潮流”
- •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定向培养深加工技术人才200名,助力石榴产业转型升级
- • 山亭高山移民搬迁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告别偏远山村,融入城镇新生活
- • 枣庄学院与欣旺达共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港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助力中越贸易新篇章
- • 文化盛宴,非遗传承——周末免费体验馆带你领略剪纸、面塑魅力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滕州龙阳大庙会:穿越时空的商贸盛宴,见证明清盛景再现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枣庄锂电产业崛起:铸就“中国北方锂电之都”新名片
- • 德国巴斯夫投资30亿,枣庄打造特种化学品生产基地
- • 山亭冯卯镇乡村音乐节惊艳央视,村民自创歌曲网络爆红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2023年鲁南经济圈GDP突破4000亿元
- • 《烽火鲁南》:央视热播纪录片,再现孙承惠抗日游击战传奇
- •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创十年最佳佳绩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塑造美好品格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60万册藏书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首批扶持200家小微餐饮企业迈向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长三角新能源企业组团落户枣庄,储能电池产业集群年产值剑指500亿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才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荣登京杭运河十大港口之列
- • 台儿庄设立3亿元乡村振兴创业基金,助力200个乡村项目蓬勃发展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助力教育部推广传统文化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盛景
- • 枣庄市全面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枣庄中心城区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 新增普惠性学位1500个
- • 枣庄造船业迎来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感受传统技艺,体验石板房村落风情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共筑产业新生态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峄城非遗扶贫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泥塑产品热销全国,助力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助力产业升级
- • 滕州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开放: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沉浸式体验年味盛宴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滕州土地托管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亩均增收达500元
- • 滕州市美术馆盛大开展“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开幕:认养枣树,体验古法晒枣技艺,共赴丰收盛宴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突破2000吨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辣酱品牌年产值破8亿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速食装热销电商平台,月销量突破10万盒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枣庄教师李强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引领教育新风尚
- • 薛城富硒小麦扶贫订单签约5000户,溢价收购保底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 • 全市改造贫困户危房1.8万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入选考古新发现:千年窑火再现“北方瓷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