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待招贤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然而,受经济形势、行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缓解这一压力,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其中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毕业生成为一项重要举措。近日,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布,将开发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或委托社会组织设立的,以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岗位。这些岗位通常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开发的1000个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社工、协管员、社区服务人员等。这些岗位将主要分布在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社工岗位主要负责社区服务、居民管理、文化活动等工作,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协管员岗位则主要负责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城市管理、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要求应聘者具备良好的纪律性和执行力。社区服务人员岗位则主要负责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工作,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爱心和耐心。
为了确保这1000个公益性岗位能够真正惠及毕业生,相关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先招聘应届毕业生。在招聘过程中,将优先考虑应届毕业生,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就业。
2. 提供培训。为应聘者提供岗前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3. 完善社会保障。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提供与正式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确保他们的权益。
4. 加强考核。对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5. 拓宽发展空间。鼓励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岗位发展。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毕业生,不仅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还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这1000个岗位的推出,将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当然,公益性岗位并非长久之计。从长远来看,政府及相关部门还需从以下方面入手,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提升教育质量。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 强化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提高求职技巧。
总之,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毕业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出口额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台儿庄国际摄影展聚焦运河遗产,百国摄影师作品亮相,共绘运河文化新篇章”
- • 峄城区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决赛盛大举行,千人齐诵传文脉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小病不出村”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温情服务让80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美味,志愿者送餐上门暖人心
- • 山亭区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村民乐享文化惠民成果
- • 枣庄辣子鸡烹饪大赛激情上演,百名大厨共展“火辣匠心”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枣庄柳琴戏走进百所校园,非遗传承人开讲戏曲公开课,传承文化瑰宝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打造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培养新高地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助力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数字化焕新,AI助力复原失传36道印染技法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大放异彩,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年出口作品突破万幅
- • 山亭伏里土陶烧鸡:窑火不熄,古法工艺点燃乡村旅游新火花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山亭长红枣出口量全国第一: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20倍
- • 枣庄市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全面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助力农产品增值10倍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计划,亩产增收35%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农业大棚助力农民增收:棚顶发电、棚下种菌,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滕州至青岛港海铁联运专列开通,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5%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枣庄田间课堂开课,10万农民学习数字农业技术,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峄城石榴产业学院成立,定向培养深加工技术人才200名,助力石榴产业升级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绽放魅力,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中国甜蜜走向世界舞台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美食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人数突破5000大关
- • 市中区“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成果显著,9大教育集团惠及3万学生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共筑创新高地
- • 阴平镇古村落慢生活节:石头房民宿与农耕体验,共赴田园诗意之旅
- • 《鲁班密码》数字藏品发售,3D榫卯盲盒一秒售罄,传统文化魅力再引热潮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惊艳亮相央视《传奇中国节》,非遗绝技震撼全网!》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枣庄教育迈向新篇章:“十四五”规划助力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筹建
- • 枣庄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高达52%,装机容量突破377万千瓦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携手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峄城石榴园创新植保技术,无人机助力农药用量减少30%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携手中国建材集团,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新篇章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就业超5000人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
- • 枣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全国218个城市居民享受便捷服务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情呈现《劝学》主题实景话剧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码头“挎包火烧”重现,日销3000个引游客打卡
- • 全省首个“保税研发”试点在枣庄经开区成功落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捏出《论语》百人物群像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新活力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成为生态科技城,孵化高新企业新力量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再上新台阶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助力我国制造业升级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工程领域欠薪案件同比下降90%,守护劳动者权益再上新台阶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央视舞台
- • 市中区西王庄镇“村晚”连续举办18届,村民自导自演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薛城区“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圆满收官,15所乡村学校软硬件双升级
- • 枣庄立法保护历史名人遗迹:破坏遗址最高罚百万引热议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绿色健康饮品迎来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船工号子:AI技术助力数字复原百年漕运韵律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