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近日,位于大运河沿线的“渔家乐”集群正式开业,标志着当地渔民从传统渔业向旅游服务业的成功转型。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渔民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水运通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运河沿线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此次“渔家乐”集群的开业,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渔家乐”集群位于大运河畔,占地面积约100亩,由多个渔民家庭共同打造。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渔家美食,体验渔民的生活,感受大运河的韵味。集群内设有渔家民宿、渔家餐饮、渔家娱乐等多个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渔民们纷纷表示,自从转型从事旅游服务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渔民们以捕鱼为生,收入不稳定,生活艰辛。如今,通过转产旅游服务,渔民们不仅实现了增收致富,还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据了解,此次“渔家乐”集群的开业,共有20户渔民家庭参与。他们通过租赁土地、房屋等方式,将自家的渔船、渔网等渔业设施进行改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渔家民宿。此外,渔民们还精心准备了各种渔家美食,如红烧鱼、清蒸虾、炖蟹等,让游客大饱口福。
在“渔家乐”集群内,游客可以体验到渔民捕鱼、晒网、制作鱼饵等传统技艺。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渔家娱乐项目,如钓鱼、划船、观鸟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为了保障“渔家乐”集群的顺利运营,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为渔民们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助力渔民转型成功。同时,政府还加强对集群的监管,确保游客的权益得到保障。
“渔家乐”集群的开业,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集群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数千人次,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渔民们纷纷表示,感谢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将继续努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的开业,标志着渔民成功转型,实现了增收致富。这一举措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地区渔民转型提供了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运河沿线将涌现出更多像“渔家乐”这样的特色旅游项目,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鲁南算力中心在市中区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滕州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
- • 全市改造贫困户危房1.8万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滕州扶贫大棚助力5000贫困户脱贫致富,租金务工双收益喜人
- • 枣庄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助力20万农户共致富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膺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举行,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枣庄消费扶贫专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助力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 •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制定产业协同清单,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的“非遗密码”:灶台边的烟火与石榴炭的微光
- • 峄城冠世榴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绿化面积5000亩,助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
- • 台儿庄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基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助力乡村小微餐饮蓬勃发展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节盛大启幕,单日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循环经济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签约百亿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集群初现
- • 滕州荆河街道新建5所公立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难题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交易额激增12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突破2000吨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力争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标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群众满意度双100%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佳绩,年分红超2.8亿,果农户均增收8000元
- • 滕州土地托管创新模式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山亭冯卯镇垃圾分类积分制全覆盖,村民年兑换奖品超百万,共建绿色家园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惊艳全国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盛大开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璀璨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繁华盛景
- • 鲁南非遗传承中心奚仲造车传习班首期招生火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达4000元
- • 枣庄首家公办自闭症儿童幼儿园开园,填补特殊教育空白,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希望之路
- • 枣庄首次承办国际中学生机器人大赛,20国选手台儿庄竞技展风采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助力保护50处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行政村全覆盖,日均服务贫困群众5000人次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 • 《枣庄非遗图谱》编纂完成,全面展示枣庄8大类152项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 枣庄扶贫安居工程配套建设幼儿园、养老院,暖民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成功通过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峄城坛山街道全面铺开“法律明白人”工程,村村建立普法短视频团队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3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成就美好未来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落地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引领鲁南教育国际化新篇章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园:柳琴戏、运河号子等40项技艺活态展示
- •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物业费降30%,投诉率减80%
- •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添亮点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落户薛城,5G+AI教学场景引领教育新风尚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榫卯技术获德国工业设计大奖,传统智慧焕发新生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先锋项目发展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400个村脱贫致富,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山亭火樱桃品牌价值超15亿,冷链物流助力全国市场拓展
- • 薛城区“柳琴戏下乡巡演”启动,传统戏曲唱响乡村舞台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枣庄造船业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领国风热潮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微山湖渔家乐体验指南:沉浸式渔家生活,感受湖光山色之美
- • 山亭冯卯豆腐宴:齐鲁乡土名吃的魅力与石磨豆浆的醇香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创新实践“积分制管理”,村民争当文明示范户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美景
- •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入选“国家非遗进校园”示范项目,百校开课助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