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添亮点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这是对枣庄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蟠龙河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作的极大鼓舞。蟠龙河湿地公园的成功获评,标志着枣庄市在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蟠龙河湿地公园位于枣庄市薛城区,总面积约2000亩。近年来,枣庄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蟠龙河湿地公园作为生态修复的重点项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态修复和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蟠龙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成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
蟠龙河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原则,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修复措施。首先,对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制定了详细的修复方案。其次,通过植被恢复、水质净化、土壤改良等手段,逐步恢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此外,还加强了湿地保护区的管理,严格控制人类活动,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蟠龙河湿地公园注重科技创新,引进了多项先进技术。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对受损的湿地植被进行修复,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对水质进行净化,确保了湿地水体的清洁;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提高了土壤肥力,为湿地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蟠龙河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恢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还提高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如今,这里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湿地公园内,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的获评,是对蟠龙河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作的最高肯定。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为枣庄市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生态修复经验。
未来,枣庄市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蟠龙河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为示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是对枣庄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底色。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获“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创新高
- • 枣庄薛城冬枣地理标志获批,电商直播助力日销万单,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区家庭农场主王芳直播带货,年销农产品超千万元,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守护石榴品种多样性的重要里程碑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创佳绩,粮食总产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新技能人才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同台竞技争“辣王”
- • 鲁南数字贸易中心挂牌仪式圆满成功,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一键通关”新时代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
- • 鲁南水城购物节盛大开幕:免税店与文创市集齐飞,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惊喜连连
- • 全国科技活动周枣庄分会场盛大启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果精彩亮相
- • 枣庄市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佳绩,年分红超2.8亿,果农户均增收8000元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村民扫码轻松办理百项事务
- • 山亭葫芦套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旅游收入实现翻番增长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落成,年产能再攀高峰提升40%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幸福新生活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墨子小镇:打造“兼爱社区”,探索资源共享新型治理模式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梦想教室”助力乡村教育,北京名校名师远程授课落地台儿庄39个村小
- • 全市改造贫困户危房1.8万户,住房安全全面达标,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节盛况空前,衍生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台儿庄运河号子艺术团全国巡演,老船工深情演绎唱哭年轻观众
- • 台儿庄夜游古城·光影戏剧节启幕,沉浸式演出引爆暑期游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助力五区快速联通,开启城市发展新篇章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地标之旅
- • 枣庄评选“十大最美田园综合体”,最高奖补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青铜器馆藏揭秘古薛国文明
- • 枣庄云轨2号线试运行开启,五区快速联通新时代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节创新引入VR技术,重现“中国古代第一车”风采
- • “山亭藤编”:助力扶贫,藤编产品走出国门,月薪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再塑“中国马铃薯之乡”辉煌形象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三城共展千年大运河文创联展
- • 中国铁建投资45亿建设滕州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均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交房即发证”试点成功:购房者收房当天领取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枣庄市推广“生物防控+有机肥”模式,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增至200个,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鲁南首个四季冰雪运动中心落户山亭,高山滑雪场项目签约仪式圆满成功
- • 枣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 •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子女为父母定制纯金寿碗表达孝心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齐鲁制药枣庄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值达80亿,鲁南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新篇章
- • 枣庄运河古镇焕新颜:启动保护计划,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山亭区打造全省最大食用菌智慧工厂,日产鲜菇30吨直供长三角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计划: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0%,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 • 枣庄设立200亿绿色产业基金,助力碳中和项目发展
- • 峄城石榴宴美食地图: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成网红爆款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军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培训200名脱贫户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新增长极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技术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惊艳全国
- • 峄城石榴酒荣耀夺金,年产值突破15亿,谱写中国酒业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市中区“名家讲堂”开讲,莫言畅谈文学与故乡情结
- • 滕州绿色发展再迈新台阶:连续三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递减,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打造沉浸式年味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