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中医馆实现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一项名为“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的民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服务纳入医保,年服务人次超过10万,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峄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峄城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中医馆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力求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每一位群众。
据悉,峄城区中医馆镇街全覆盖工程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峄城区已在各镇(街道)建立了中医馆,实现了镇街全覆盖。这些中医馆集医疗、保健、康复、养生等功能于一体,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中医药服务。
在中医馆中,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备受群众青睐。为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这些优质的医疗服务,峄城区政府将针灸、推拿等中医服务纳入医保,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据统计,截至2023年,峄城区中医馆年服务人次已超过10万,其中针灸、推拿等服务项目占比超过60%。
峄城区中医馆镇街全覆盖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许多群众表示,以前看中医要跑到城里,现在家门口就有中医馆,方便多了。一些患者更是对中医馆的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赞不绝口,认为这些方法既安全又有效,对自己的病情恢复大有裨益。
为了让中医馆更好地服务群众,峄城区政府还加大了对中医馆的投入,不断提升中医馆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目前,峄城区中医馆已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中医专业队伍,其中包括一批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和年轻有为的中医人才。此外,中医馆还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峄城区中医馆在服务群众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工作。通过举办各类中医药知识讲座、义诊活动等,让更多群众了解中医药文化,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
总之,峄城区中医馆镇街全覆盖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在政府的领导下,峄城区中医馆将继续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让中医药文化在峄城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新篇章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山亭徐庄镇‘共享教师’模式全省推广,助力破解乡村师资短缺难题”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合启动“百企联百村”行动,300家企业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夜经济新地标:灯笼市集与沉浸式剧本杀引领年轻人打卡潮流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成功举办,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厚植校园教学沃土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5000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台儿庄运河泥塑传承人荣获国家级非遗认证,作品荣登故宫博物院收藏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奚仲造车技艺:千年传承再获殊荣,亮相联合国展示中华匠心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子足球队再创辉煌,蝉联全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彰显文化自信与传承力量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生通勤难题迎刃而解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国内外学者共话兼爱精神
- • 滕州龙阳大庙会:穿越时空的商贸盛宴,见证明清盛景再现
- • 鲁南农批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0亿,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果蔬集散中心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职业教育再创佳绩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约,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盛大开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峄城石榴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石榴鸡、石榴酥、石榴汁引爆味蕾狂欢盛宴
- • 枣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再添百亿项目,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
- • 冠世榴园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周末逃离城市,尽享篝火晚会与天文观测之旅
- • 滕州扶贫大棚:吸纳5000贫困户,租金+务工双收益助力脱贫致富
- • 峄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覆盖90%行政村,年分红超2亿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新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滕州辣子鸡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开馆:千年窑火技艺重现唐代“北方瓷都”
- • 山亭区“快递进村”全覆盖,农产品电商发货量翻三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熊耳山地质公园华丽升级,5A景区再添VR溶洞探险新亮点
- •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助力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助力生态建设新篇章
- • 峄城阴平镇万亩富硒小麦迎来丰收,每斤溢价0.5元助力农民增收
- • 台儿庄运河码头“挎包火烧”重现,日销3000个引游客打卡
- • “扶贫小院”庭院经济计划助力脱贫户养殖芦花鸡,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
- •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开启宝宝新生活
- • 枣庄“贫困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助力200所乡村学校发展
- • 台儿庄大运河龙舟赛激情上演,水岸联动展现运河风情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历史之旅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获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称号,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枣庄民营经济增速领跑鲁南,政策红利激发企业活力
- • 台儿庄张山子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亩均收益突破3万元
- • 全国科技活动周枣庄分会场盛大启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果精彩亮相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国际数学家大会致敬滕文公:探寻治国智慧与数理哲学的深刻关联
- • 滕州教师张华荣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35年坚守山村教育一线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铸就时代新人
- • 枣庄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精准种植,覆盖80%行政村
- • 滕州市美术馆盛大开展“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行政村全覆盖,日均服务贫困群众5000人次
- •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减量成效显著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市中区非遗文化盛宴:百名手艺人齐聚社区,传承绝活魅力无限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美食魅力席卷全国》
- • 枣庄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