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上线,全面覆盖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近日,枣庄市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正式上线了“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标志着该市扶贫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平台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实现了对全市所有扶贫项目的全面覆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是枣庄市扶贫工作的重要创新举措。平台通过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实现了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成效的实时监控,为扶贫工作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据悉,该平台覆盖了枣庄市所有扶贫项目,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多个领域。
平台上线后,枣庄市扶贫工作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突破:
一、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通过“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枣庄市实现了对扶贫项目的全面覆盖,确保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平台对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扶贫资金、扶贫项目落到实处。
二、信息公开,接受监督。平台建立了扶贫项目信息数据库,实现了扶贫项目信息的公开透明。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平台查询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对扶贫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扶贫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三、科技助力,提高效率。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为扶贫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平台简化了扶贫项目申报、审批等流程,提高了扶贫工作效率。
四、强化责任,严肃问责。平台建立了扶贫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枣庄市“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的上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许多专家表示,该平台为其他地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推动全国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完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在扶贫工作中的支撑作用,确保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同时,枣庄市还将进一步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提高扶贫干部素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的上线,标志着该市扶贫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科技助力下,枣庄市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
- • 市中区“名家讲堂”开讲,莫言畅谈文学与故乡情结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盛大开启: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循环经济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再迎百亿级项目,中航锂电携手宁德时代共谋发展新篇章
- • 鲁班文化园盛大开园迎客: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必打卡
- • 枣庄与长三角地区签订45个产业协作项目,总投资达320亿,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国内外学者共话兼爱精神
- • 薛城百年工业记忆摄影展揭幕:老厂房焕新颜,变身艺术空间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学院新设石榴深加工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科研转化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新居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助力本土品牌崛起,GMV突破10亿大关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枣庄综保区再创辉煌:跻身全国十强,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
-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论坛在台儿庄成功举办,共启《运河城市协同发展宣言》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枣庄辣子鸡制作技艺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年产值突破15亿元,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热卖,百年老作坊年销20万罐,传承美味,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文化记忆”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荣膺省级示范市称号
- •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精英
- • 枣庄经开区砥砺前行,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显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蕴藏醇香
- • 枣庄综合保税区成功通过验收,展望未来年进出口额突破百亿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巧手捏出百种《论语》人物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传承300年,年吸引游客尝鲜超百万人次
- • 滕州马铃薯宴荣膺“中国十大主题宴”殊荣,888道菜品刷新纪录,展现中华美食魅力
- •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份煎饼拼出“鲁南美食地图”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超百项助力发展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果农增收,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引关注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发新活力
- • “电商+民宿”扶贫试点助力脱贫,10个村庄变身网红打卡点,入住率突破80%
- • 山亭火樱桃采摘节助力农家乐,农户月均增收万元
- • 全国首个“新农人学院”在峄城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覆盖率100%引领教育新风尚
- • 《墨子》科学思想融入教材:枣庄中小学试点“科圣课堂”激发科学精神
- • 台儿庄夜游运河项目火爆,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再现水乡魅力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突破2000吨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升级开放:全息投影技术再现“飞车夺药”经典战役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滕州绿色发展再获殊荣:连续三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递减,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枣庄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10万居民共享宜居新生活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获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称号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获教育部推广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 • 枣庄新城三甲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全面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统魅力焕发新生
- • 枣庄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中央财政助力5亿元资金推动发展
- • 滕州教师张华荣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35年坚守山村育英才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山亭“飞地经济”模式引热议,20家苏南企业落户共建产业园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新潮流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筹备启动,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建鲁南经济圈,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
- • 峄城石榴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开启实时辩论与兼爱非攻哲学命题新篇章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全区推广‘社区微业’模式:助力3000个家门口灵活就业岗位的诞生”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能突破千万袋,引领行业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