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近日,市中区服务业发展再传喜讯,全区服务业营收成功突破55亿元大关,总量稳居全市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市中区服务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市服务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市中区作为全市的经济中心,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的目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市中区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市中区服务业涵盖金融、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其中,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市中区已聚集了多家金融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同时,商贸业、物流业等传统服务业也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壮大,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市中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以某知名电商平台为例,该平台在市中区设立了区域总部,不仅带动了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为市中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市中区还注重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区里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2019年,市中区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0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市中区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市中区将继续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业人才素质。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市中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这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新的发展阶段,市中区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锐意进取,为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聚焦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融合型人才培育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验
- • 百名“少年鲁班”选拔启动,获奖者直通国家级技能大赛,培育未来工匠之星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弘扬传统文化再创辉煌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彰显文化自信与传承力量
- • 薛城碳纤维材料实验室技术突破,助力产品进军航空航天领域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脱贫家庭
- • 枣庄烧饼香飘千年 老手艺烤出时代新风味
- • 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数量突破2000家,年营收同比增长45%
- • 枣庄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再创新高
- • 山亭非遗扶贫助力传承柳编技艺,年创收1200万元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防返贫监测平台升级,AI预警与网格员联动,帮扶响应速度提升至24小时
- • 市中区试点“午休躺睡全覆盖”,惠及全区5万名中小学生,打造舒适学习环境
- • 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落地,助力农业人才培养,年培育农业经理人500名
- • 台儿庄运河木板年画数字化焕新,AI助力复原失传36道印染技法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小病不出村”
- • 市中区国庆嘉年华盛大开幕,夜间文旅消费人气爆棚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精英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作品记录山村巨变”
- • 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20万农户年均增收万元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邹坞煤化工产业园转型升级,年产2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落地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走上致富路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山亭林下经济数字云平台正式启用,10万亩林场实现“一屏监管”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举行,果农敬山神祈丰收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中日韩古陶瓷学者齐聚中陈郝村,共解千年窑火传承密码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华丽转身,千亩花海助力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800万
- • 台儿庄古城民宿集群推荐:明清院落改造,人均200元住进历史风情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精彩纷呈“石榴+”主题文旅活动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节盛况空前,衍生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达40%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增收致富
- • 山亭区乡村壁画大赛圆满收官,艺术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枣庄市首座“民艺博物馆”盛大开馆,3000件农耕时代老物件展映千年民俗风情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开园祭:果农敬山神祈丰收,共庆丰收佳节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鲁班工匠班在枣庄落地生根:校企携手共建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基地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龙泉塔灯光秀升级:全息投影演绎墨子智慧,夜游新地标诞生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市创新举措,推行“入学一件事”掌上办,实现义务教育零跑腿报名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热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中德(枣庄)新能源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巴斯夫等5家德企首批入驻
- • 枣庄启动“红色乡村游”计划,修复10处抗战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渔光互补生态园二期竣工: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双赢,年发电量达2亿度,产值突破亿元
- • 鲁南高山茶研究院突破防冻技术难关,北方茶园产量翻倍,成功进军欧盟市场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携手共建AI算力中心,共绘智慧未来蓝图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台儿庄邳庄镇稻田画成网红打卡点,农旅融合增收千万
- • 峄城非遗扶贫,传承人培训计划助力2000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引领教育新风尚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成为生态科技城,孵化高新企业新力量
- • 枣庄美食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超5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