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助力文明乡风,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山东省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在乡村治理中,创新实施“积分制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省推广的典范。如今,光明路街道的“积分制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还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光明路街道位于市中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过去,这里的村民生活环境较差,村风民风较为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光明路街道积极探索,于2018年推出了“积分制管理”模式。该模式以村民的文明行为、家庭美德、社会公益等方面为考核指标,通过积分兑换奖品、表彰先进等方式,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在“积分制管理”模式下,村民的日常生活与积分挂钩。比如,村民参加志愿服务、帮助邻里、维护村容村貌等行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同时,村民的文明行为也会得到积分奖励,如遵守村规民约、尊老爱幼、诚信经营等。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农资产品等,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积分制管理”的实施,使得光明路街道的村风民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纷纷争当文明户,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如今,光明路街道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光明路街道的“积分制管理”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目前,已有多个地区借鉴光明路街道的经验,实施了“积分制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全省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光明路街道的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比如,有的地方将积分与农村集体资产分红挂钩,激励村民更加积极地参与乡村建设;有的地方将积分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引导村民诚信经营、文明生活。
总之,光明路街道的“积分制管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全省推广的过程中,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和完善“积分制管理”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展望未来,光明路街道将继续深化“积分制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村民的文明素养和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同时,街道还将加大投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我国乡村全面振兴。
- • 全球最大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20万吨,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打造亲子研学新体验
- • 光伏农业大棚二期投用:绿色能源助力农业发展,年产值突破1.2亿元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乡村发展新篇章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日韩半导体项目签约15个,共筑区域经济新格局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供应量领跑全国市场30%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 • 枣庄新城中央商务区盛大开建:引领金融、总部经济新篇章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承鲁菜文化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宴刷新吉尼斯纪录,888道菜品展现薯都魅力
- • 市中区齐村镇矿山复垦变千亩花海,生态补偿金惠及23个村,共筑绿色新篇章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传承300年,年吸引游客尝鲜超百万人次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枣庄通史》编纂启动:系统梳理三千年枣庄城市脉络
- • 《墨子》科学思想融入教材:枣庄中小学试点“科圣课堂”激发科学精神
- • 峄城冠世榴园祭花神大典:汉服少女簪花巡游,引燃国风热潮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美食界
- • 峄城古邵镇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稻田画献礼丰收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畅享便捷智慧之旅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成为富民“金疙瘩”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山亭长红枣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节盛大开幕:免税店、文创市集齐聚,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福利来袭!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走进校园,非遗传承课程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展盛况空前,全球30家500强企业齐聚一堂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三年内培育百名领军校长
- • 山亭冯卯镇石磨豆腐宴荣登齐鲁名吃,日销千斤供不应求
- • 台儿庄荣膺“世界运河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填补江北运河历史文化研究空白
- • 我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星星小屋”在枣庄落地生根:首家公办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正式成立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1.5万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8000元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获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2023枣庄经济峰会盛大揭幕,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2000亿,创历史新高!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显成效,减轻群众负担超8000万元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提升3倍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企业跃上新台阶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为基层治理注入和谐力量
- • 枣庄市委召开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会 明确三年内培育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 • 滕州马铃薯扶贫基地年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 • 峄城非遗扶贫,传承人培训计划助力2000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山亭葫芦套乡村旅游季火爆,单日客流突破5万人!
- • 峄城学子创新“石榴文创社”,大学生团队喜获千万天使投资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传统美食魅力再焕新彩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峄城阴平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引万人围观,非遗舞龙破吉尼斯纪录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开发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拓宽就业渠道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新加坡丰益国际粮油加工项目在鲁南投产,年产值突破百亿,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粮仓
- • 滕州携手中科院研发马铃薯芯片,种业技术全球领先
- • 枣庄“光明扶贫行动”:千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贫困家庭,户均增收8000元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家门口卖石榴增收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成效显著,文明风尚全省推广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企业申领奖补项目超百项助力企业发展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开幕,共筑工匠精神传承之路
- • 滕州一中新校区盛大启用,引领鲁南基础教育新篇章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金疙瘩”绽放光彩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年薪超20万,大学生返乡创业成潮流
- •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荣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单位,打造基层治理新标杆
- • 峄城阴平镇万亩生态小麦示范田建成,亩产创1300斤新高,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菜单百年未变,传承千年家宴文化”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大开幕,樱桃宴三天狂揽游客30万人次
- • 台儿庄运河渔民转产安置,3000人投身文旅服务业焕发新活力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十万学子传承千年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