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机场主体结构封顶,未来交通枢纽焕发新活力,2026年通航在即

近日,备受瞩目的枣庄机场主体结构封顶仪式圆满举行,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枣庄机场作为鲁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通航,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枣庄机场位于枣庄市薛城区,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约2200亩。自项目启动以来,枣庄市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机场建设。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枣庄机场主体结构封顶,为后续的装修、设备安装等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枣庄机场主体结构封顶仪式上,枣庄市领导表示,枣庄机场的建设是鲁南地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推动鲁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鲁南地区的交通状况,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为当地企业拓展市场、促进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枣庄机场按4C级标准建设,跑道长2600米,宽45米,可满足波音737、空客A320等中型飞机的起降。机场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设有2座登机桥、6个登机口,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的需求。
在机场建设过程中,枣庄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机场建成后,将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枣庄机场通航后,将形成以枣庄为中心,辐射鲁南地区的空中交通网络。旅客可通过枣庄机场直达全国各大城市,进一步拉近鲁南地区与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同时,枣庄机场还将成为鲁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为当地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枣庄机场的建成还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机场周边的商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枣庄机场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在2026年通航之际,枣庄机场将成为鲁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枣庄机场主体结构封顶,预示着鲁南地区交通枢纽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不久的将来,枣庄机场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期待着枣庄机场的正式通航,为鲁南地区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 市中区老旧工业区改造焕新颜,科创综合体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提升3倍
- • 枣庄市大力实施“榴枣归乡”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人助力城市振兴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00亿,迈向智能化升级,欧美市场出口增长显著
- • 峄城石榴研究院成立,创新培育抗冻新品种助力亩产提升40%
- • 山亭北庄镇太阳能路灯照亮村道,年省电费百万,绿色环保新篇章
- • 山亭长红枣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为民情怀
- • 山亭区扶贫碳汇交易试点助力贫困户增收,林地年收益翻倍
- • 鲁班工匠学院落户枣庄:打造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复合人才培养高地
- • 冯卯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闲置小院”变身千套网红民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滕州羊肉汤大赛盛大开幕,200家老店激烈角逐“金勺奖”
- • 枣庄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筹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市中区中小学推广“运河文化校本课程”,特色教材12册助力文化传承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铺开:财政补贴助力,1.8万户居民生活焕新
- • “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新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新政策
- • 山亭店子镇乡村振兴顾问团成立,院士工作站落户山村,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数字文旅新体验,AR导航串联12处科圣地标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华北高端玻璃市场迎来新篇章
- • 枣庄国际陆港新线路开通,中欧班列货运量年增长65%,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薛城樱花大道荣登全国最美街道榜单,游客量同比增长60%再创新高
- • 滕州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10亿助力“薯业之都”腾飞
- • 比亚迪储能电池项目落户枣庄,年产能50GWh,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农村地区光伏发电全覆盖,清洁能源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理事会助力矛盾化解,调解纠纷成效显著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获“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称号,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鲁班文化节签约影视项目:匠心千年纪录片《匠心千年》即将开拍,传承鲁班精神
- • 扶贫公益岗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吸纳1500名弱劳力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锂电产业崛起:铸就“中国北方锂电之都”新名片
- • 滕州“24小时国学书院”落户龙泉广场,夜间诵读成新风尚
- • 台儿庄古城:夜间经济助力年营收突破30亿,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台儿庄大战胜利纪念日活动举行,共铸民族精神丰碑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引领乡村发展新风尚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传承300年,年吸引游客尝鲜超百万人次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科技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助力区域旅游发展
- •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焕新升级,沉浸式情景剧《夜袭洋行》每周精彩上演
- • 市中区咖啡小巷爆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评选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山亭孝道簸箕:手工艺复兴中的子女深情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非遗传承走进校园,点亮文化之光”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点亮知识之光
- • 枣庄零碳园区标准全省首发,入驻企业享碳排放配额创新福利
- • 枣庄美食地图APP全新上线,智能导航助你畅游600家特色门店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助力本土品牌崛起,年GMV突破10亿大关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携手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
- • 台儿庄涧头集镇新建10所幸福院,关爱空巢老人,免费三餐温暖人心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百企携手助力百村脱贫致富
- • 《运河迷踪》剧本杀上线:沉浸式解谜,带你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山亭区藤编扶贫合作社:藤编工艺助力扶贫,产品远销海外创汇千万美元
- • 滕州鲁班工匠文化节:木艺DIY、古建模型展,亲子研学首选活动
- • 枣庄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万亩坑塘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行政村全覆盖,日均服务贫困群众5000人次
- • 枣庄石榴产业研究院成立:基因编辑技术助力培育抗病新品种,推动石榴产业升级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树立鲁南地区国际化教育新标杆
- •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添亮点
- • 枣庄首座“无人农场”在薛城正式落地,5G+无人机助力全程智能化管理
- • 枣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再添百亿项目,宁德时代配套企业集群签约落地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成功举办,华为云、浪潮等巨头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稳居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重现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薛城家政劳务品牌助力脱贫妇女,月薪6000元,家政服务行业迎来新篇章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