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非遗手作工坊盛大开放:体验传统石榴主题柳编、泥塑工艺
近日,位于峄城的非遗手作工坊正式对外开放,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机会。工坊内,以石榴为主题的柳编和泥塑作品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份宁静与美好。
峄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开放的非遗手作工坊,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手工艺。
走进工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精美的柳编作品。柳编,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工坊师傅的指导下,游客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柳条,亲手体验柳编的乐趣。
“看,这就是我编的石榴!”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他不仅学会了柳编的基本技巧,还亲手制作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榴形状。这些作品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富有生活气息,让人爱不释手。
除了柳编,工坊内还有泥塑展示区。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在泥塑师傅的带领下,游客们纷纷拿起泥巴,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
“这个泥塑怎么做?”一位游客好奇地问。师傅微笑着回答:“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泥巴,然后根据需要塑形,最后进行打磨、上色。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师傅的指导下,游客们纷纷投入到泥塑创作中。有的塑造石榴,有的制作小鸟,还有的尝试制作人物形象。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呈现在眼前,让人不禁感叹民间艺术的魅力。
非遗手作工坊的开放,不仅让游客们体验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还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工坊将定期举办各类手工艺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来。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对手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一位游客在体验结束后感慨地说。她表示,今后会继续关注和支持非遗手工艺的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的开放,无疑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静下心来,亲手制作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古城在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山亭区“光伏+荒山治理”扶贫模式:创新生态扶贫助力全国推广
- • 滕州菜煎饼培训基地免费教学,助力5000名妇女创业梦想成真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易地搬迁社区工厂扩容助力就业,800个岗位让居民“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滕州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盛大启用,助力全国优质种薯供应
- • 山亭“孝道簸箕”申遗成功,非遗匠人打造镶银丝传家宝
- • 《山那边》闪耀山亭乡村振兴主题微电影大赛,荣获金奖!
- • 中国铁建投资45亿建设滕州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历史之旅
- • “雨露计划”升级扩面:中高职学生补贴增至5000元/年,惠及2000名学子
- • 滕州辣子鸡汉堡跨界联名,快餐品牌单日售罄,美食新风尚席卷全国
- • 枣庄综保区再创佳绩,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跻身全国十强
- • “校园安全守护升级:AI人脸识别系统助力89所学校实现‘数字哨兵’全覆盖”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工程领域欠薪案件同比下降90%,守护劳动者权益再上新台阶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验
- •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份煎饼拼出“鲁南美食地图”
- • 鲁班工匠班落户枣庄:校企携手打造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摇篮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活力成为潮流地标
- • 滕州扶贫助学金累计发放2000万元,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落地,引领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联名《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热销断货,美食与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业发展,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
- • 薛城区实验中学荣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AI实验室建设全面覆盖
- • 枣庄石榴产业崛起,深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荣登《人民日报》头版!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共建绿色家园
- • “以购代捐”爱心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村蔬菜销售,年订单超500吨
- • 台儿庄马兰屯镇新农人学院开班,助力年培训电商人才2000名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古城魅力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
- • 峄城匡衡中学“无边界课堂”开课,学生石榴园现场研学,体验农耕文化魅力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十万学子传承千年智慧
- • 墨子思想AI大模型发布:开启实时辩论与兼爱非攻哲学命题新时代
- • 枣庄不动产登记实现“智能秒批”,办理时效提速80%,便民利企新篇章
- • 二手车出口市场再创新高:突破1.69亿元,出口量达812辆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全市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200个,打造“15分钟医疗圈”助力健康生活
- • 滕州羊肉汤大赛开锅,200家老店角逐“金勺奖”,传承美味佳肴
- • 薛城新建10处社区食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5折用餐补贴,温暖民心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
- • 枣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全国218个城市居民享受便捷服务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提供全方位保障
- • 峄城农民书画院作品联展成功举办,乡土艺术绽放别样魅力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助力农民亩产增收35%
- • 枣庄首次承办国际中学生机器人大赛,20国选手台儿庄竞技展风采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民国风情影视城盛大开放:换装穿越拍大片,打卡《台儿庄》取景地,体验别样民国风情
- • 2024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全球30家500强企业共襄盛举,共绘锂电产业新蓝图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薛城非遗美食展走进高铁站,旅客扫码下单直邮到家,美食之旅开启新篇章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小麦再创辉煌,亩产857.6公斤刷新全省纪录
- •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农户旅游收入占比超7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教育迈向新纪元:“十四五”规划助力筹建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
- • 奚仲造车文化展闪耀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台儿庄国际摄影展聚焦运河遗产,百国摄影师作品亮相,共绘运河文化新篇章”
- • 台儿庄泥沟镇渔民开船节盛大启航,百年渔船鸣笛祭水神,传承千年渔文化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畅游酒庄、艺术村与文化馆
-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德国精密机床等12个外资项目成功入驻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
- • 全市道路运输企业数量激增,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占比显著提升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 • 山亭区创新编撰《二十四节气农耕教材》 劳动教育融入校本课程
- • 峄城匡衡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荣登教育部优秀案例榜单
- • 奚仲文化荣膺“世界关键文化遗产”:全球交通史研究再添重要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