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圆满交付: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
近日,随着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的顺利交付,3000户居民迎来了崭新的生活。这一民生工程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是市政府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质。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烈支持。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施工,项目终于圆满交付,让居民们实现了“安居梦”。
此次交付的安置房位于蟠龙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小区内绿化覆盖率高,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包括幼儿园、小学、医院、商业街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此外,小区还配备了智能化的安防系统,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在交付仪式上,居民们纷纷表示对安置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的满意。一位居民激动地说:“以前住在棚户区,生活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现在住进新房,不仅环境好了,心里也踏实了。”
据了解,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共涉及3000户居民,涉及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项目还注重居民利益,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确保居民在搬迁过程中得到妥善安置。
此次交付的安置房均为高品质住宅,户型多样,面积从6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小区内部设计合理,空间布局科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交付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开展了政策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帮助居民了解相关政策,解答居民疑问。同时,针对部分居民的实际困难,政府还提供了相应的帮扶措施,确保居民顺利入住。
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的圆满交付,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政府将继续关注民生,加大投入,努力提升城市品质,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总之,蟠龙河沿岸棚改项目的交付,是市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和投入的生动体现。3000户居民喜迁高品质安置房,标志着这一民生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相信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蟠龙河沿岸地区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 大运河畔焕新颜:482户居民喜迁“修旧如旧”明清风格新居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角逐“辣王”
- • 《烽火鲁南》:央视热播纪录片,再现孙承惠抗日游击战传奇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开启“石榴+”主题文旅活动盛宴
- • “石榴红了”:探寻红色石榴之旅,畅游酒庄、艺术村与文化馆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家门口卖石榴增收
- • 峄城石榴荣登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年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30亿元
- • 市中区咖啡小巷走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
- • 薛城常庄街道“数字乡村平台”正式上线,村民政务办理便捷高效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学子创新“石榴文创社”,大学生团队喜获千万天使投资
- • 葫芦套村悬崖玻璃栈道开放:鲁南第一高山古村落美景尽收眼底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种草”背后的魅力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1.5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的炭火秘密,藏在20万亩石榴园里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结硕果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收官,千幅作品见证山村蝶变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打造沉浸式年味盛宴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 • 枣庄建成全省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引领能源新变革
- • 枣庄新材料产业迎来新篇章:“强链补链”签约项目18个,碳纤维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枣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 • 台儿庄大战胜利纪念日活动举行,共铸民族精神丰碑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提升3倍
- • 滕州扶贫大棚:吸纳5000贫困户,租金+务工双收益助力脱贫致富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薛城精密齿轮:瞪羚企业华丽登陆科创板,市值突破百亿大关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2000件智能假肢、轮椅精准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新篇章
- • 峄城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点亮知识之光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废弃厂房变身成为生态科技城,孵化高新企业新力量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石榴贷”普惠金融计划正式启动:低息贷款助力500户果农升级种植技术
- • 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 • 枣庄学院新校区落户薛城:规划容纳3万师生,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 • 枣庄辣椒产业示范园盛大挂牌,年交易量突破20万吨,成为北方最大集散地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薛城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鲁南金融中心雏形初现
- • 大运河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展演、古装巡游、运河美食一条街限时开放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助力后续增收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的秘密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占比首超50%,金融商贸引领新增长极
- • 峄城世界石榴博览会盛大启幕,全球20国客商共赴榴乡盛宴
- • 鲁南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顺丰、DHL等10家头部企业抢滩布局,共筑物流新生态
- • 薛城舜耕中学荣获“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AI课堂全面覆盖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潮流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300首抗战民歌,传承红色文化记忆
- • 山亭区“长红枣胶原蛋白肽”项目投产,引领农产品加工新潮流,附加值提升10倍
- • 鲁班工匠班落户枣庄:校企携手打造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摇篮
- • 台儿庄运河号子入选非遗,老船工带徒传承百年技艺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活力
- • 薛城奚仲造车元素融入婚车设计,木轮婚车巡游成潮流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年交易额激增120%
- • 枣庄市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成功率高达95%,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山亭人家”区域品牌发布:20类农产品统一标准进军海外商超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里的藤编艺术与土陶制作之旅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名困难群体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美食盛宴惊艳全国
- • 台儿庄荣获“世界运河城市文化创新示范区”称号,江北地区再添文化新地标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提供全方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