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发布“招商十条”:税收返还高达90%,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近日,枣庄市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式发布了“招商十条”政策。该政策涵盖了税收返还、用地指标保障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招商十条”政策中,税收返还成为一大亮点。根据政策规定,对于在枣庄市新设立的企业,按照其纳税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返还,最高可达90%。这一举措将有效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枣庄。
此外,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也是“招商十条”政策的一大亮点。枣庄市将优先保障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带动作用的项目用地需求。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确保企业项目顺利落地。这一举措将有效解决企业用地难题,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招商十条”政策还包括以下内容:
1. 优化审批流程:简化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
2. 提供人才支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和人才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3. 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 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 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市场拓展等服务。
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8. 推进绿色发展: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9. 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0. 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
枣庄市发布的“招商十条”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相信在政策的推动下,枣庄市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也将为枣庄市的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 峄城非遗手作工坊开放: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石榴主题柳编、泥塑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薛城周营镇“智慧辣椒大棚”启用,AI精准控温增产30%,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榜单,获中央财政大力支持3亿元
- • 峄城石榴陪嫁习俗复兴:新娘携99盆石榴盆景出嫁,祈愿多子多福
-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与海尔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家居实训基地,共育行业精英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民宿集群、非遗工坊与星空露营基地共筑休闲新地标
- • 山亭长红枣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十年森林覆盖率全省领先,绿色发展之路再谱新篇
- • 市中区西王庄镇乡村春晚连续举办15届,村民自导自演展现乡村文化魅力
- • 全国首家“菜煎饼主题餐厅”落户北京,单店日销破万元,引领餐饮新潮流
- • 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5%,新建充电桩3000个,绿色出行新篇章已开启
- • 峄城石榴踏上中欧班列,跨境冷链专线助力莫斯科市场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传承优良传统
-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枣庄,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称号,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枣庄老字号评选盛大启动: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争霸,传承美食文化
- • 百所中小学打造“班墨文化角”:3D打印技术助力古代科技发明重现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家门口卖石榴增收
- • 鲁南科创联盟助力产学研合作,促成89项项目落地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生通勤难题迎刃而解
- • 中国建材百亿级光伏玻璃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华北地区高端玻璃产业崛起
- • 枣庄非遗美食夜市点亮夜经济,百个摊位月均收入破万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 • 滕州智慧农业云仓启用,农产品冷链物流24小时直达京津冀,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引领全省
- • 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助力绿色航运发展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引领产业新风向
- • 薛城张范镇“二月二龙抬头”祭典荣登省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灯会启幕:千盏非遗花灯点亮“江北水乡”
- • 涛沟桥大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品质卓越,每斤售价超50元仍备受追捧
- • 枣庄市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50家AI企业齐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枣庄高校首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再上新台阶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子女定制纯金寿碗传承孝道之美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榜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一日办结”服务再升级,企业家服务中心助力外资企业高效开办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火爆来袭,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滕州荆河街道创新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共育未来人才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子通勤无忧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枣庄创新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薛城区“智慧课堂”试点成效显著,中小学平板教学覆盖率达90%
- • 峄城冠世榴园荣登“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生态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扩建加速
- • 《烽火鲁南》:央视热播纪录片,再现孙承惠抗日游击战传奇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盛况空前,文创产品远销20国助力文化交流
- • 滕州扶贫助学基金助力1.1万学子圆梦未来,累计发放4500万元
- • “山亭村村通快递工程全覆盖,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4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 •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份煎饼拼出“鲁南美食地图”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节盛大启幕,单日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市中区咖啡小巷爆红:10家网红咖啡馆入围“最佳打卡点”评选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入选市级非遗,百年菜单传承不衰”
- • 薛城锂电新材料产业园三期投产,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落地,引领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 • 峄城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助力15万果农增收致富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并网发电:水上光伏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枣庄首届青少年鲁班锁竞技大赛盛大开幕,共筑工匠精神传承之路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即可回溯百年煤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