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超300个品种得以永久保存
近日,我国在山东省枣庄市成功建成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标志着我国石榴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该资源库的建成,不仅为石榴品种的保存和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石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榴,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水果之一,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枣庄市作为石榴的主产区,有着丰富的石榴种质资源。此次建成的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位于枣庄市薛城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
据悉,该资源库共保存了超过300个石榴品种,涵盖了石榴的各个品种类型,如红石榴、白石榴、黄石榴等。这些品种中,既有我国传统的优良品种,也有近年来培育出的新品种。此外,资源库还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石榴品种,为我国石榴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石榴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保护了我国石榴种质资源。石榴种质资源是石榴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石榴品种改良和创新的源泉。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可以有效保护石榴品种资源,防止品种退化,确保石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促进了石榴产业的科技创新。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为石榴品种的选育、改良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科研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库中的种质资源,开展石榴品种的遗传育种研究,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再次,提高了石榴产业的竞争力。石榴种质资源库的建成,有助于提高我国石榴产业的整体水平,提升石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资源库的品种筛选和推广,可以促进石榴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石榴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此外,石榴种质资源库的建成还将对石榴产业产生以下积极影响:
1. 增强了石榴产业的品牌影响力。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提升枣庄市乃至我国石榴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扩大石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 促进了石榴产业的产业链延伸。资源库的建成,将为石榴产业的深加工、精加工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石榴产业的转型升级。
3.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石榴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将吸引更多科研机构、企业和人才投身石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总之,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的建成,是我国石榴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石榴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石榴产业的科技创新,为我国石榴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枣庄港直航越南海防港航线开通,年吞吐量预期突破50万标箱,助力中越贸易新篇章
- • 台儿庄古城:夜间经济助力年营收突破30亿,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滕州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00亿,迈向智能化升级,欧美市场出口增长显著
- • 薛城邹坞长面:承载着传统丧葬礼仪的美食传奇
- • 鲁南直播电商产业园助力本土品牌崛起,年GMV突破10亿大关
- • 慢性病用药专项补贴政策升级:医保外药品报销比例提升至80%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乡村振兴梦:300家企业牵手百村,助力农业发展
- • 枣庄市启动“强基计划”,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缓解“入园难”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滕州实验小学校长王丽荣获“齐鲁名校长”称号,引领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 • 薛城百年工业记忆摄影展揭幕:老厂房焕新颜,变身艺术空间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丰富文化遗产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分红创纪录,年分红超2.5亿元,助力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面积突破10万亩
- • 京台高速枣庄段改扩建工程通车,车流量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台儿庄古城元宇宙体验馆开建,腾讯、字节跳动联合注资,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新纪元
- • 枣庄市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力争三年内打造百名教育领军人物
- • 山亭北庄镇太阳能路灯照亮村道,年省电费百万,绿色环保新篇章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转型新风尚
- • 枣庄市全面启动“新乡贤回乡”工程,签约投资项目5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区乡村教师李华荣膺“全国最美教师”,28年坚守山区教育一线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科技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
- • 峄城榴园镇“石榴王擂台赛”开赛,千年古树果实拍出万元高价,千年榴园焕发新活力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5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荣登非遗,百年菜单刻入青铜鼎传承匠心”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华丽变身潮流地标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薛城锂电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4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本地化配套,助力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共谱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智慧农机贷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石榴宴创新108道菜品,石榴酥、石榴鸡成爆款,美食盛宴惊艳四座!
- •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2024枣庄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万名跑者共赴“江北水乡”之旅
- • 薛城周营镇焕发新活力,打造“红色民俗小镇”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启航,再现千年运河繁华
- • 枣庄高新区签约百亿级智能制造项目,助力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 • 滕州洛房泥塑传承人李广福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传统技艺再放光彩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消化10万吨鲜果助力创汇超5亿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超800万元
- • 枣庄机场建设进入倒计时,未来直通北上广深,助力鲁南经济腾飞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出海计划启动,非遗短视频登陆TikTok,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台儿庄大战主题剪纸长卷巡展盛大启动,66米长卷铭记千名英烈不朽功勋》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再创佳绩
- • 枣庄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专项基金,助力技术攻关项目加速推进
- • 台儿庄渔民“船棺水葬”引争议,生态殡葬方案获联合国环境署点赞
- •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蓬勃发展,总数突破150家,营收同比增幅超90%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培训200名脱贫户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枣惠达”政策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申领百项奖补政策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即可聆听运河故事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助力2.1万脱贫户,年分红超千万元
- • 匡衡故里夜读经济兴起:星空书屋引领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
- • 枣庄柳琴戏绽放校园,入选“国家非遗进校园”示范项目,百校开课助力传承
- • 枣庄扶贫安居工程配套建设幼儿园、养老院,暖民心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小镇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
- • 全市设立100个“乡村美食工坊”,家门口就业惠及万人,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全覆盖,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台儿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年产值突破8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山亭区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鲁南地区再添教育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