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助力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寻求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在山东省台儿庄区,一种名为“联村共建”的模式应运而生,为薄弱村集体增收百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是指以强村带弱村、以富村帮穷村为原则,通过资源整合、产业互补、共同发展等方式,实现村与村之间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村庄发展中的地域限制,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台儿庄区,共有10个薄弱村集体通过“联村共建”模式实现了增收百万。以下是这些村庄的成功案例:
1. 李庄与王庄联建农业合作社:李庄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而王庄则擅长种植技术。两村联合成立农业合作社,共同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了土地和技术的优势互补。如今,合作社年收入已达百万元。
2. 赵庄与钱庄共建乡村旅游项目:赵庄地理位置优越,而钱庄则擅长乡村旅游开发。两村共同投资建设了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年增收超过百万。
3. 孙庄与周庄合作发展养殖业:孙庄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周庄则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两村合作发展养殖业,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年增收百万。
4. 吴庄与郑庄共建农产品加工厂:吴庄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郑庄则拥有先进的加工技术。两村合作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年增收百万。
5. 徐庄与朱庄合作开发矿产资源:徐庄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朱庄则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两村合作开发矿产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年增收百万。
6. 赵庄与钱庄共建电商产业园:赵庄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钱庄则拥有先进的电商运营经验。两村共建电商产业园,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年增收百万。
7. 孙庄与周庄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孙庄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周庄则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开发经验。两村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年增收百万。
8. 吴庄与郑庄共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吴庄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郑庄则拥有先进的批发市场运营经验。两村共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了农产品的集中销售,年增收百万。
9. 徐庄与朱庄合作发展特色小镇:徐庄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朱庄则拥有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两村合作发展特色小镇,实现了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年增收百万。
10. 赵庄与钱庄共建光伏发电项目:赵庄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而钱庄则拥有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两村共建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了绿色能源的开发,年增收百万。
台儿庄“联村共建”模式的成功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枣庄消费扶贫专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助力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在即:1200张床位,2025年全面投用,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 • 枣庄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 智慧冷链仓储助力脱贫户果蔬进城,损耗率降至5%,售价提高20%
- • 枣庄公安“智慧警务”系统上线,破案效率提升40%,守护平安新篇章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彰显民间艺术魅力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高校研究院集群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枣庄段)开工:复建明清码头、漕运粮仓,传承运河文化新篇章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成效显著,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回溯百年煤矿史
- • 枣庄造船业迎来复苏加速,首艘新能源货船下水填补鲁南空白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大放异彩,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获教育部推广
- • 枣庄千所村卫生室完成改造,远程医疗全覆盖助力健康扶贫
- • 跟着墨子游枣庄,探寻科圣文化之旅
- • 2024枣庄全球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齐聚,首日签约额突破1200亿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山亭区藤编扶贫合作社:藤编工艺助力扶贫,产品远销海外创汇千万美元
- • 枣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创佳绩,粮食总产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 • 枣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蝉联鲁南第一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荣登盒马“明星蔬果榜”,年销量达2000吨,绿色健康引领市场潮流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携手中国建材集团,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新篇章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台儿庄古城再创辉煌: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滕州土地托管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亩均增收达500元
- • 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行动启动:2000件智能假肢、助听器等物资发放,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试点成功,手机预约输液、换药,服务卧床患者超千人
- • 峄城匡衡小学荣膺“全国书香校园”,《凿壁借光》课程助力教育部推广传统文化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助力2.1万脱贫户,年分红超千万元
- • 薛城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乡村CEO”孵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流动医院下乡,健康扶贫助力偏远村2.5万人免费体检”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展根雕奇石,共绘乡村文化新篇章
- • “链长制”精准招商,锂电产业链配套率年内提升至75%,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枣庄老字号“三近居酱菜”入驻抖音,非遗技艺圈粉百万,传统味道新潮流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1.2万人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贫困群众1.8万人稳定脱贫
- • 枣庄大肉手擀面:一抻一擀间传承百年鲁南味
- • 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全覆盖,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盛大开幕,共绘“中国马铃薯之乡”新蓝图
- • 枣庄锂电产业崛起:资源型城市华丽蝶变“北方锂电之都”
- • 枣庄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新增林地15万亩,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 薛城临城实验中学全面推行“走班制”,学生自选课程比例高达40%
- • 枣庄设立100亿产业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助力产业升级
- • 峄城古枣品牌振兴计划:百年枣林订单农业,亩均收益提高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圆满落幕,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京台高速枣庄段改扩建工程通车,车流量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枣庄羊肉汤产业联盟成立,标准化门店辐射苏鲁豫皖四省
- • “高山移民搬迁工程圆满收官:1400户村民喜迁新居,配套就业培训助力生活新篇章”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再创辉煌:千人同烙十层巨型煎饼挑战世界纪录
- • 薛城奚仲文化节盛大启幕,百名工匠现场复原“奚仲造车”古法技艺
- • 枣庄首条云轨交通线路开工,助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获评省级示范市,我市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
- • 滕州荆河街道新建5所公立幼儿园,助力破解“入园难”难题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膺省级非遗,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称号
- • 滕州荆河街道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滕州农村“暖房酒”习俗规范化,邻里互助建房登上央视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枣庄市全面启动运河古镇复兴计划,10处历史街区将迎来整体保护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脱贫致富,户均增收4000元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盛大启幕,蟠龙河畔再现漕运盛景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跻身全国百强,亩均税收排名全省第三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庆祝丰收
- • “石榴贷”助力乡村振兴:低息贷款扶持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