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成效显著,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务服务也在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我市积极推进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村级数字服务站800个,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全面覆盖,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村级数字服务站是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它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社会服务等资源整合在一起,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站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据了解,我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服务站覆盖范围广泛。全市800个村级数字服务站遍布城乡,实现了对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全面覆盖。其次,服务站功能齐全。服务站不仅提供政务服务,还涵盖了便民服务、社会服务等,如医疗咨询、教育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等,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再次,服务站服务高效。服务站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熟练操作各类业务系统,为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在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的基础上,我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整合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事项办理更加便捷。群众可通过村级数字服务站,在线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无需再到政务大厅排队等候,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二是数据共享更加高效。通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了各级政务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
三是服务监督更加严格。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对办理事项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了政务服务公开、透明、规范。
四是服务评价更加公正。群众可通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对办理事项进行评价,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
总之,全市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成效显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全面覆盖,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村级数字服务站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一网通办”的认知度和使用率,让政务服务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
- • 峄城扶贫助学基金助力留守儿童,结对帮扶1000名学子梦想起航
- • 铁道游击队数字藏品发售:动态NFT再现铁道传奇瞬间
- • 涛沟桥大米订单农业扶贫:高价包销助力脱贫户稻米收益翻两番
- • 峄城区“武术进校园”全覆盖,3万学生习练洪派太极拳,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 • 薛城沙沟受灯民俗重启,元宵节点亮千米灯阵,传统魅力焕发新生
- • 枣庄辣子鸡主题汉堡首秀上海,年轻食客排队3小时打卡,美食新风尚席卷魔都
- • 枣庄光伏扶贫电站助力乡村振兴,覆盖412个村,累计发电收益突破3亿元
- • 峄县古枣品牌振兴计划:传承百年枣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全覆盖
- • 枣庄万亩石榴园丰收季,开启“石榴+”主题文旅活动盛宴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非营利性学校占比高达85%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农户旅游收入占比超7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
- • 台儿庄运河文旅产业带引资180亿,华侨城打造“数字运河光影秀”:再现运河繁华盛景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家庭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欠薪案件同比下降85%,追回工资超千万
- • 智慧灯杆民生服务平台正式投用:集成WiFi、充电桩、紧急呼叫功能,开启智慧城市新篇章
- • 滕州一中新校区二期工程盛大开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远渡重洋,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枣庄“雨露计划”助力贫困学子,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 • 山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月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五区一市协同发展成果丰硕,2024年GDP目标勇攀4500亿新高峰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 • 枣庄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山亭手造”扶贫车间投产:藤编、草编产品远销欧美,月薪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引领全产业链升级
- • 枣庄市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打造50个数字农业基地
- • 匡衡故里夜读经济兴起:星空书屋引领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墨子“非攻”思想论坛在日内瓦举行,成功纳入联合国和平教育案例
- • 山亭“飞地经济”模式引热议,20家苏南企业落户共建产业园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模式创新推广:商户优先聘用脱贫户,年提供岗位2000个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城市绿心改造完成,智慧健身步道与水上运动中心亮相
- • 枣庄教育迈向新纪元:“十四五”规划助力筹建枣庄工程应用技术大学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华丽转身,千亩荷塘绽放莲藕经济新活力
- • 薛城采煤塌陷区变身千亩荷塘,莲藕经济年产值破亿,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山亭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10万亩农田,节水增产效益显著
- • 《66米长卷剪纸再现台儿庄大战,创纪录捐赠国家博物馆》
- • 山亭冯卯镇石磨豆腐宴荣登齐鲁名吃,日销千斤供不应求
- • 枣庄市发布“招商十条”:税收返还高达90%,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汁、石榴酒出口订单增长200%,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市教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里的藤编艺术与土陶制作之旅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助力我国制造业升级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
- • 枣庄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取得重大突破,面积突破10万亩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上线,全面覆盖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台儿庄运河实验小学创新思政教育,首批“红色运河思政课”教材正式发布
- • 薛城职工文化夜市盛大开市,劳动模范分享奋斗故事,共庆劳动节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种草”背后的魅力
- • 峄城古邵镇“生态银行”上线,村民凭绿化面积兑换碳积分
- • 山亭长红枣闪耀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中东市场订单激增300%
- • 《枣庄美食产业白皮书》发布:2025年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全国首个“智慧石榴云平台”在峄城上线,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台儿庄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新增鸟类栖息地50处,生态画卷再添新彩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枣庄粮食仓储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储备能力迈入百万吨级新台阶
- • 枣庄辣椒酱品牌进军东北亚,收购韩国工厂,辣味经济撬动韩国市场
- • 阴平镇古村落慢生活节:石头房民宿与农耕体验,共赴田园诗意之旅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华丽变身潮流地标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剑指百亿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绿色照明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新篇章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一站式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