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新模式:市民认领土地,脱贫户代管增收超万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共享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这种模式不仅让市民体验到了农耕的乐趣,还帮助脱贫户实现了增收,为我国农村扶贫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共享农场,顾名思义,就是将土地资源进行共享,让市民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在这种模式下,市民可以认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享受种植、收获的乐趣。同时,共享农场还聘请脱贫户代为管理土地,实现增收。
在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模式中,市民认领土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市民选择认领一小块土地,亲自耕种;有的市民则委托脱贫户代为管理,自己则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这种模式既满足了市民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又为脱贫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脱贫户在共享农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土地的日常管理、种植、收割等工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增收。据统计,参与共享农场的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共享农场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将土地资源进行共享,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共享农场为脱贫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共享农场中,脱贫户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了增收,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再次,共享农场促进了城乡交流。市民在参与农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还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增进了城乡之间的感情。
最后,共享农场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在共享农场中,市民和脱贫户共同参与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当然,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如何提高脱贫户的种植技术、如何解决市场销售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为共享农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共享农场精准扶贫模式为我国农村扶贫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相信,共享农场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更多脱贫户带来福音,助力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取得更大成效。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实现跨越式增长
- • 杨峪体育公园攀岩基地盛大开放:华东最大自然岩壁,专业教练随行指导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荣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称号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丰收,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点亮贫困村希望之光
- • 薛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植年增收千万
- • 全市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破万元,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向
- • 山亭区“乡土网红孵化计划”启动,直播带货助力非遗产品热销
- • 枣庄医保跨区结算全覆盖:6区市医院、药店“一卡通行”,便捷服务惠及民生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幸福新生活
- • 长三角新能源企业组团落户枣庄,储能电池产业集群年产值剑指500亿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同步开业,繁华盛启!
- • 薛城邹坞面塑进校园,小学生巧手捏出百种《论语》人物
- • 山亭冯卯镇石磨豆腐宴荣膺齐鲁名吃,日销量千斤供不应求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40%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
- • 滕州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5万吨,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滕州大坞狗肉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美食助力千人就业
- • 山亭10个偏远村实现5G网络覆盖,远程医疗助力留守老人健康生活
- • 枣庄设立美食产业振兴基金,首批扶持200家小微餐饮企业迈向新篇章
- • 薛城临港产业园百亿锂电项目投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年产能突破50万辆
- • 峄城阴平镇中学女足再创辉煌,蝉联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 • 新加坡丰益国际追加投资50亿,鲁南最大粮油加工集群迎来扩建新篇章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篇章
- • 我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2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
- • 山亭抱犊崮林场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林场”,碳汇交易收益助力村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枣庄高新区携手滕州、薛城,共筑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新篇章
- • 枣庄辣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 • “300名教师挂钩帮扶,助力贫困学生实现升学率98%的奇迹”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非遗传承走进校园,点亮传统文化之光
- •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建成,户均旅游收入翻三倍,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枣庄老字号评选盛大启动: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争霸,传承美食文化
- • 峄城古邵镇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稻田画献礼丰收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正式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筑亚洲半导体产业新格局
- • 枣庄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中科院百项专利优先本地转化,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枣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交易额突破80亿元,直播带货成新引擎
- • 山亭水泉镇冬至全羊宴盛大开席,千人共享九大碗羊肉传统盛宴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助力1.5万人脱贫,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
- • 枣庄辣子鸡,用石榴木炭“烤”出了非遗新滋味
- • 枣庄粮食仓储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储备能力迈入百万吨级新台阶
- • 枣庄市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枣庄五区一市联办非遗生活节,百位匠人现场秀绝活引50万游客
- • 枣庄创新“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滕州市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 跻身全国中小机床制造基地前列
- • 枣庄张汪板鸭进军欧盟市场,百年老字号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市中区文化路街道荣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单位,打造基层治理新标杆
- • 台儿庄荷叶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订单量激增300%再创佳绩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 • 滕州南沙河镇“乡村CEO”上任,大学生村官年薪突破20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升级开放:全息投影技术再现“飞车夺药”经典战役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增长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推动绿色循环经济新发展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剑指百亿
- • 台儿庄古城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
- • 枣庄乡村垃圾分类新篇章:覆盖率超90%,资源化率达85%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浪漫时光
- • 滕州马铃薯研发薯条脆片新品,成功签约肯德基供应链,开启合作新篇章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共筑创新高地
- •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枣庄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落户薛城区,助力智慧城市新发展
- • 国际工匠联盟授予滕州“世界榫卯文化之都”称号:传承与创新榫卯艺术的国际舞台
- • 枣庄扶贫驿站助力脱贫攻坚,覆盖所有贫困村,实现就近就业超2万人
- • 枣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全国218个城市居民享受便捷服务
- • 古邵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竣工:再现“黄金水道”商贸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