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助力后续增收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枣庄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更是亮点纷呈。据悉,枣庄市通过精心部署和实施,成功安置了1.2万贫困人口,同时配套建设产业园区,确保搬迁群众后续增收,为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一个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地级市。然而,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贫困程度较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枣庄市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将贫困人口搬迁至条件较好的地区,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搬迁过程中,枣庄市充分考虑了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安置方式。一方面,通过集中安置,将搬迁群众统一安置到新建的社区,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鼓励搬迁群众自主选择安置地点,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安置完成后,枣庄市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关注搬迁群众的后续生活。为了确保他们能够稳定增收,枣庄市在搬迁地区配套建设了产业园区。这些产业园区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为搬迁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在农业方面,枣庄市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大棚蔬菜、水果等。同时,鼓励搬迁群众参与农业合作社,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在工业方面,枣庄市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在服务业方面,枣庄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此外,枣庄市还注重提升搬迁群众的技能水平,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枣庄市还加强与搬迁群众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调整帮扶措施,确保搬迁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如今,枣庄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2万搬迁群众在新的家园过上了幸福生活,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据统计,搬迁群众的人均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望未来,枣庄市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搬迁地区,枣庄市将继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搬迁群众的收入水平。同时,枣庄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2万人的成功实践,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发挥优势,创新举措,为更多贫困群众带来希望,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助力发展,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台儿庄古城荣登全国十大夜游目的地榜单,五一接待量再创新高
- • 山亭长红枣采摘节盛大启幕:千年古枣林认养,体验古法晒枣技艺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峄城扶贫助学基金助力留守儿童,结对帮扶1000名学子梦想起航
- • 枣庄高新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环保科技企业引进再创新高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盛大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枣庄发布《民生诉求治理白皮书》,群众满意度达98.7%,彰显为民服务新成效
- • 山亭冯卯豆腐宴:齐鲁乡土名吃的魅力与石磨豆浆的醇香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覆盖率100%
- • 龙泉塔灯光秀升级:全息投影演绎墨子智慧,夜游新地标诞生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生产线投产,年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采摘节盛大开幕,千亩榴林喜迎丰收盛景
- • 全市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村,年分红惠及12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焕发活力,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枣庄市启动“乡村CEO”计划,招募50名企业管理人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农业大棚助力农民增收:棚顶发电、棚下种菌,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 • 峄城乡村工匠培育基地落成,助力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山亭荣获“中国生态康养胜地”称号:森林覆盖率连续十年全省居首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山亭山区坚守“夜嫁”传统,火把队伍照亮深山娶亲路
- • 薛城邹坞镇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团队达8万人次,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台儿庄运河文化IP数字化开发:虚拟现实文旅项目吸金5亿,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之旅:10公里山野步道,春赏梅花秋看红叶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吉利科技集团枣庄换电站生产基地开工,助力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构建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出土印证“北方瓷都”地位
- • 枣庄高校再创辉煌,美食创新实验室学生团队斩获全国创业金奖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提供全方位保障
- • 薛城启用智慧停车系统: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打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助力果农增收,年分红总额突破2亿元
- • 枣庄锂电产业集群强势入选2024年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
- • “枣庄号”中欧班列加密至周双列,俄罗斯木材专线正式开通
- • 枣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圆满完成,户均停电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
- • 枣庄再创辉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喜获中央财政补助3亿元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超10万人次
- • 山亭冯卯镇火樱桃采摘祭盛大开幕,果农戴面具跳丰收傩舞
- • 枣庄王氏泥塑羊肉汤荣获省级非遗认证,传承六代匠心独运
- • 薛城锂电产业园三期竣工,助力山东动力电池产能跃居全省前三
- • 枣庄乡村振兴新实践:特色农业小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 • 滕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全省领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枣庄张汪板鸭:传统美食走向世界,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峄城石榴林碳汇交易首单签约,农户增收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邳庄镇稻田画:农旅融合新亮点,增收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台儿庄运河湿地修复工程圆满完工,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 • 台儿庄“夜游运河美食专线”火爆来袭,单月营收突破1200万元!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味传承千年
- • 翼云山房车营地试运营:露天影院、山地骑行,打造全家畅享自然的休闲天堂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峄城阴平镇红色文化故事会:老兵深情讲述峥嵘岁月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结硕果,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 • 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上线:工程领域欠薪案件同比下降90%,守护劳动者权益再上新台阶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枣庄鲁风运河美食节盛大开幕,百种特色小吃引游客打卡
- • 台儿庄冯家驴肉:一锅老汤煮就运河百年味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枣庄易地扶贫搬迁1.5万人,配套产业园区实现100%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圆满完成:票价直降40%,村村通新能源巴士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远渡重洋,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滕州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强县”榜单,GDP增速领跑鲁南地区
- • 荀子文化园荣膺省级社科基地,倾力打造《劝学》主题实景话剧,传承荀子文化精髓
- •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50所高校共建“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