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近日,我国著名戏曲艺术——枣庄柳琴戏的传承人王艳玲女士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这是对她多年来致力于柳琴戏传承与发展的最高认可。柳琴戏作为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枣庄柳琴戏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山东枣庄为中心,流传于鲁南、苏北、皖北等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以其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剧目内容,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王艳玲,女,山东枣庄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柳琴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柳琴戏演员。她擅长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尤其以表演旦角著称。多年来,王艳玲女士致力于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为柳琴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次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是对王艳玲女士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她表示,将珍惜这份荣誉,继续传承和发扬柳琴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王艳玲女士在传承柳琴戏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和整理柳琴戏的剧目、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精华。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还积极培养后辈,为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在她的带领下,一批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成为了柳琴戏的新生力量。
为了更好地传承柳琴戏,王艳玲女士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将柳琴戏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她曾多次率团参加国内外戏曲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柳琴戏。在她的努力下,柳琴戏逐渐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成为了我国戏曲艺术的一张亮丽名片。
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不仅是对王艳玲女士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柳琴戏这一传统文化的认可。在新时代背景下,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王艳玲女士表示,将继续努力,为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女士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是对她多年来致力于柳琴戏传承与发展的最高认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王艳玲女士等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柳琴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滕州社会大课堂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巡回报告会,弘扬雷锋精神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百企携手助力百村脱贫致富
- • 滕州绿色发展再迈新台阶:连续三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递减,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带”助力乡村振兴:农家乐、采摘园带动周边7村脱贫致富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刷新生态旅游新纪录
- •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农户旅游收入占比超7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车间”进村入户: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圆满落幕,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薛城区创新“送教上门”服务,为重度残疾儿童铺就希望之路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畅享便捷智慧之旅
- •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日本发那科等8家外企联合投资助力我国制造业升级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 • 枣庄反诈宣传出新招:“沉浸式剧场”提升市民防骗意识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文化惠民暖人心
- • 枣庄“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引进50名管理人才驻村
- • 峄城石榴蜜闪耀巴黎国际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枣庄经开区再创佳绩:亩均税收全省第三,土地集约利用获国务院表彰
- •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启动建设:穿越7000年,重现史前聚落风采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共筑新材料产业新篇章
- • 枣庄农村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年孵化直播带货达人超百名,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中小学推广“运河文化校本课程”,打造特色教材12册助力文化传承
- • 中日韩古陶瓷学者齐聚中陈郝村,解码千年窑火传承之谜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枣庄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榜单,获中央财政大力支持3亿元
- • 峄城石榴深加工产业园投产,石榴多酚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中陈郝古瓷窑遗址博物馆开馆:千年窑火技艺重现唐代“北方瓷都”
- • 枣庄数字农业试点:5G技术赋能万亩智慧农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生通勤难题迎刃而解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食品产业新潮流
- • 峄城石榴合作社创收2.5亿,助力3.2万果农共享丰收喜悦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残疾人扶贫基地挂牌仪式举行:手工艺品制作岗位助力200人稳定就业
- • 台儿庄古城运河美食街盛大开街,百种小吃单日营收破百万创纪录
- • 鲁南水城购物狂欢盛典盛大开幕:免税店齐聚,文创市集热闹非凡,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尽享购物盛宴!
- • “榴花似火”春日摄影大赛火热开启,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佳绩,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枣庄石榴深加工技术助力中亚市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建种植基地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雨季看海”历史,迈向绿色环保新篇章
- • 京沪名校牵手枣庄,共筑教育帮扶新篇章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种草”背后的魅力
- • 薛城奚仲文化节盛大启幕,百名工匠现场复原“奚仲造车”古法技艺
- • 台儿庄“扶贫医保兜底”政策显成效,减轻贫困户医疗负担超亿元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峄城坛山街道“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短视频团队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 • 台儿庄涧头集小学“运河童声合唱团”绽放国家大剧院舞台,童声传唱运河文化之美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枣庄首届国际辣子鸡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辣度之王”
- •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倍增,本科以上医师占比提升至75%
- • 山亭火樱桃冰淇淋席卷罗森便利店,首发一日售罄10万支,火爆程度令人惊叹!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10万学子塑造美好品格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小吃上榜“山东必吃夜市”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中国建材集团投资80亿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园,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占比首超60%,招商引资助力新增就业七成
- • 翼云湖集装箱民宿爆火:270度湖景房+星空露台,抖音播放量破千万
- • 墨子湖科创园盛大开园:3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鲁南科创新高地崛起
- • 墨子故里荣膺“全国研学基地”称号: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智慧
- • 薛城“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圆满收官,10所乡村学校硬件全面升级
- • 市中区实验小学科创团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闪耀国际舞台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枣庄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产品附加值提升20倍,引领健康产业新潮流
- • 市中区服务业营收突破55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彰显区域经济新活力
- • 滕州马铃薯宴荣登“中国十大主题宴”,888道菜品刷新纪录,惊艳全国美食界
- • 宁德时代携手枣庄,年产10万吨锂电隔膜项目成功落地
- • “峄城阴平镇石泉皮影:非遗传承走进校园,点亮文化之光”
- • 薛城社区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温暖惠及3.2万人
- •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创新举措,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受热捧,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市中区社区艺术墙改造完成,市民共绘“枣庄十二时辰”,展现城市文化新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