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荣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传承千年戏曲艺术
近日,我国著名戏曲艺术——枣庄柳琴戏的传承人王艳玲女士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这是对她多年来致力于柳琴戏传承与发展的最高认可。柳琴戏作为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枣庄柳琴戏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山东枣庄为中心,流传于鲁南、苏北、皖北等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以其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剧目内容,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王艳玲,女,山东枣庄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柳琴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柳琴戏演员。她擅长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尤其以表演旦角著称。多年来,王艳玲女士致力于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为柳琴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次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是对王艳玲女士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她表示,将珍惜这份荣誉,继续传承和发扬柳琴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王艳玲女士在传承柳琴戏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和整理柳琴戏的剧目、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精华。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还积极培养后辈,为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在她的带领下,一批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成为了柳琴戏的新生力量。
为了更好地传承柳琴戏,王艳玲女士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将柳琴戏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她曾多次率团参加国内外戏曲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柳琴戏。在她的努力下,柳琴戏逐渐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成为了我国戏曲艺术的一张亮丽名片。
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不仅是对王艳玲女士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柳琴戏这一传统文化的认可。在新时代背景下,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王艳玲女士表示,将继续努力,为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枣庄柳琴戏传承人王艳玲女士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是对她多年来致力于柳琴戏传承与发展的最高认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王艳玲女士等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柳琴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配发智能手环,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市中区孟庄镇农村助老食堂盛大开张,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温暖夕阳红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戏曲擂台赛开锣,南北剧种同台竞技,共赏戏曲盛宴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
- • 枣庄微山湖咸鸭蛋年销1亿枚,电商直播助力渔民增收翻番
- • “咖啡小巷”成网红打卡点:10家主题咖啡馆入围“最佳拍照地”
- • 峄城石榴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 • 峄城扶贫家政培训助力3000人就业,就业率100%再创佳绩
- • 中日氢能合作论坛签约8项目,共建万吨级绿氢供应基地,推动能源转型新篇章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获评全国示范县,综合利用率高达95%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七村联动,石榴飘香助力村民增收
- •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共育智能制造复合人才
- • 京沪高铁沿线最大智慧物流枢纽在枣庄落地,顺丰、京东等8家企业联合投资
- • 奚仲造车技艺:千年传承再获殊荣,亮相联合国展示中华匠心
- •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启动建设:穿越7000年,重现史前聚落风采
- • 奚仲造车遗址考古新发现:夏代车马配件出土,实证“车祖”文明地位
- • 鲁化己内酰胺项目获25万吨省级原料煤储备指标支持 助力产业链升级
- • 枣庄石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助力20万农户共致富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仙子选拔赛盛大启动,文旅IP赋能生态游新篇章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峄城非遗扶贫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泥塑产品热销全国,助力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
- • 山亭区携手中科院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 • 枣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能源循环发展
- • 枣庄辣椒扶贫产业园助力800户脱贫,户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 • 市中区税郭镇“户户通”工程圆满收官,73个自然村全部通路到家
- • 全国首个石榴种质资源库在枣庄建成,守护石榴品种多样性的重要里程碑
- • 台儿庄运河船工技艺:非遗传承走进校园,职业院校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迈向美好生活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峄城冠世榴园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榴花灯海成网红打卡地
- • 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鲁南,展现经济活力新态势
- • 枣庄生态护林员岗位助力脱贫攻坚,3000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万元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共建AI算力中心,共筑智慧未来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正式挂牌,西门子、博世等知名企业首批入驻,共筑绿色未来
- • 山亭北庄镇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年节省电费150万元,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承鲁菜文化新篇章
- • 奚仲汽车文化节盛大开幕:老爷车展览与卡丁车赛道,潮玩青年聚集地
- • 枣庄正式加入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携手共推跨省旅游线路新篇章
- • 峄城坛山街道全面铺开“法律明白人”工程,村村建立普法短视频团队
- • 滕州携手中科院研发马铃薯芯片,种业技术全球领先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山亭火樱桃出口欧美市场订单激增300%,纽约超市单价突破30美元/斤,中国樱桃走向世界舞台
- • 枣庄五区一市共筑文化盛宴,百场活动免费开放“文化惠民一卡通”
- • 滕州龙阳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传统农具竞技,传承农耕文明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盛况空前,文创产品远销全球20国
- • 滕州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份煎饼拼出“鲁南美食地图”
- • 滕州马铃薯扶贫基地年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高铁旅游优惠套餐全新发布:凭车票畅游景区半价、酒店折扣、免费接驳
- • 青合文化传媒引领潮流,打造直播电商新标杆,助力本土农特产品全网热销
- • 鲁班工匠大赛盛况空前,万名技能人才齐聚一堂,优胜者将纳入“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同台竞技争“辣王”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枣庄首届汉服文化节盛大开幕,运河畔千年风华重现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台儿庄莲藕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5亿,助力千人就业
- • “雨露计划”升级扩面:中高职学生补贴增至5000元/年,惠及2000名学子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助力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 • 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助力慢性病防治,实现“小病不出村”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积分制管理”助力文明乡风,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全市道路运输企业数量激增,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占比显著提升
- • “滕州墨子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中日韩学者共议和平思想当代价值”
- • 枣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3天,创十年最佳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