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创新举措,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日,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新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了夏粮收购效率,为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这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覆盖了枣庄市主要粮食产区,通过提供粮食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实现了粮食产后全流程服务。服务中心的设立,不仅解决了农民在粮食产后环节的难题,还大大提高了夏粮收购效率。
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农民可以将收获的夏粮直接运送到中心进行烘干、储存,避免了因天气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同时,服务中心还提供粮食加工服务,将夏粮加工成面粉、面条等食品,提高了粮食附加值。此外,服务中心还负责粮食销售,将优质粮食推向市场,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
据枣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设立以来,夏粮收购效率提升了40%。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过去,农民在粮食产后环节需要自行解决烘干、储存等问题,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如今,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次,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提高了粮食质量。服务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粮食烘干设备,确保了粮食在烘干过程中的质量。同时,服务中心还负责粮食储存、加工,确保了粮食的品质。
再次,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服务中心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优质粮食推向市场,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促进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在提供粮食产后服务的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粮食加工、物流等,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当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农民对服务中心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服务中心的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确保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枣庄市设立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加大对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夏粮收购效率,为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希望全国其他地区借鉴枣庄市的成功经验,共同推动我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 • 枣庄鲁班工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古建筑修复人才培育
- • 滕州龙阳绿萝卜节盛大开幕,签约农产品订单突破5亿元大关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增设“新能源赛道”,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山亭北庄门笺剪纸惊艳联合国,非遗传承人荣获全球手工艺大奖
- • 滕州界河镇马铃薯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 • 全国首单“招商履约保险”在枣庄落地,企业投产风险政府兜底,创新举措助力产业发展
- • 滕州微山湖与杭州西湖缔结“姊妹湿地”,共办荷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荷韵文化
- • 东湖公园灯光艺术节:3000架无人机编队表演,刷新武汉城市夜景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传承红色基因
- • 铁道游击队IP联名潮牌发布,战地元素引爆年轻消费市场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创新高,助力农民增收1.5亿元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山亭地瓜宴”美食评选揭晓:拔丝地瓜、地瓜粉皮荣登乡土风味TOP10
- • 滕州姜屯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圆满完成,20万村民共享放心水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引领鲁南美食产业新潮流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滕州试点“双减”监测平台,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监管全覆盖
- • 枣庄教师李强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引领教育新风尚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贡献就业新引擎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盛大启动,50家AI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龙泉塔光影秀首演:3D mapping技术重现墨子文化史诗
- • 枣庄大学城规划获批:鲁南高等教育集聚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科技助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 台儿庄运河柳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老匠人直播带徒传承技艺
- • 奚仲车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造车鼻祖”传奇
- • 滕州博物馆新展上线:青铜器馆藏揭秘古薛国文明
- • 峄城石榴驶入国际市场,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德国,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筑跨区域扶贫协作新篇章
- • 枣庄学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
- • 滕州设施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产值突破18亿元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藏书量超50万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单‘石榴气象指数保险’在峄城落地,惠及5000农户,助力乡村振兴”
- • 市中区中央广场商圈焕新升级,免税店、沉浸式剧场等首店经济引领潮流
- • 全年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外资到账增35%:我国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企业超百家,助力就业创造新高峰
- • 枣庄经开区强势崛起,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山亭区远程医疗扶贫助力乡镇群众,实现看病零距离
- • “冠世榴园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年均收入超20万元”
- • 枣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创佳绩,粮食总产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助力枣庄外贸发展新篇章”
- • 京沪高铁沿线最大智慧物流枢纽在枣庄落地,顺丰、京东等8家企业联合投资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山亭区智能温室集群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果蔬全年无休生产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学院开设电商直播课程,助力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机制
-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终期验收,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新风尚
- • 枣庄智慧城市项目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殊荣
- • 峄城中医馆镇街全覆盖:针灸推拿纳入医保,年服务突破10万人次
- • 山亭丘陵旱地“水肥一体化”工程竣工,节水效率提升5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枣庄首座“无人智慧农场”投产,5G+AI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把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滕州辣子鸡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农户旅游收入占比超7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薛城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启用:1.2万个车位实时导航,错峰停车收费减半
- • “快递进村”工程成效显著:142个行政村日均派件量突破2万单
- • 枣庄创新“渔光互补”模式,光伏板下年养鱼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夜市中美食街开街:百种特色小吃激活夜间经济
- • 探寻运河风情,感受枣庄三日游:台儿庄古城、滕州微山湖、峄城冠世榴园之旅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盛大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谱周末狂欢盛宴
- • 枣庄“雨露计划”助力贫困学子,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 • 枣庄黑山羊扶贫养殖计划助力8000户家庭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话兼爱精神传承与发展
- • 峄城“石榴贷”助力小微企业,发放3亿元贷款促进经济发展
- • 台儿庄张山子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渔民船棺水葬引发社会关注,生态殡葬方案获联合国环境署点赞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枣庄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1.3万特困群众重拾生活希望
- • “数字哨兵”全覆盖:AI人脸识别系统守护89所学校安全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