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创新举措,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夏粮收购效率提升40%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日,枣庄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新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了夏粮收购效率,为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这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覆盖了枣庄市主要粮食产区,通过提供粮食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实现了粮食产后全流程服务。服务中心的设立,不仅解决了农民在粮食产后环节的难题,还大大提高了夏粮收购效率。
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农民可以将收获的夏粮直接运送到中心进行烘干、储存,避免了因天气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同时,服务中心还提供粮食加工服务,将夏粮加工成面粉、面条等食品,提高了粮食附加值。此外,服务中心还负责粮食销售,将优质粮食推向市场,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
据枣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设立以来,夏粮收购效率提升了40%。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过去,农民在粮食产后环节需要自行解决烘干、储存等问题,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如今,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次,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提高了粮食质量。服务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粮食烘干设备,确保了粮食在烘干过程中的质量。同时,服务中心还负责粮食储存、加工,确保了粮食的品质。
再次,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服务中心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优质粮食推向市场,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促进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在提供粮食产后服务的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粮食加工、物流等,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当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设立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农民对服务中心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另一方面,服务中心的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确保服务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枣庄市设立1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枣庄市将继续加大对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夏粮收购效率,为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希望全国其他地区借鉴枣庄市的成功经验,共同推动我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 • 石榴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地标
- • 枣庄“黑盖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品质对标国际品牌
- • 《科圣墨子》央视首播,特效震撼还原古代战争器械
- • 智慧公厕全域覆盖,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 • 薛城精密齿轮制造企业突破纳米涂层技术,齿轮寿命实现惊人3倍提升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斩获金奖,彰显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台儿庄莲藕粉出口订单激增,年创汇突破5000万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辣子鸡预制菜进军北上广商超,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引领美食新风尚
- • 薛城菜煎饼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挑战“十层煎饼塔”创纪录
- • 市南工业区华丽转身:旧厂房变身生态科技城,孵化器助力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全省首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蓬勃发展,32个入驻项目助力千人就业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滕州市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启用,市民夜读蔚然成风,文化之城再添新景
- • 枣庄红色歌谣数字化工程启动:抢救整理革命年代珍贵音像,传承红色基因
- • 枣庄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发力,30万亩新田助力粮食产能提升10%
- • 枣庄“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助力500个行政村迈向智慧未来
- • 台儿庄联动扬州、杭州,三城共展千年大运河文创联展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落幕,冠军菜品拍出10万元天价,创历史新高!
- • 滕州西岗镇“火虎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巡游引百万游客竞相观赏
- • 台儿庄“中华春节文化主题园”盛大开园,沉浸式体验年味盛宴
- • 市中区课后服务创新举措: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30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助力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串联8个示范村焕新颜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大开幕,樱桃宴三天狂揽游客30万人次
- • “扶贫果园”认购计划正式启动:市民认养果树,共享收益助力1500户脱贫家庭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助力保护50处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突破200余项
- • 阴平镇古村落慢生活节:石头房民宿与农耕体验,共赴田园诗意之旅
- • 滕州职教中心携手潍柴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千人新技能人才
- • 《运河迷踪》:古城剧本杀新体验,沉浸式解谜穿越明清商帮风云
- • 中国兽药谷年产值突破50亿元,跻身全国三强,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枣庄学院与欣旺达共建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墨子故里中小学全面推广“兼爱”德育课程,助力十万学子传承千年智慧
- • “市中区‘回门宴九大碗’礼俗荣登非遗,百年菜单刻入青铜鼎传承匠心”
- • 滕州西岗镇荣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减量成效显著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孵化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1200人
- • 翼云湖零碳旅游区盛大启动:绿色出行,共享清洁能源新篇章
- • 枣庄“互联网+扶贫监督”平台上线,全面覆盖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 • 枣庄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省内首个“融合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薛城双语实验学校荣获剑桥国际认证,正式开启A-Level课程新篇章
- • 枣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引领全国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浪漫时光
- • 山亭区徐庄镇民俗文化节启幕,踩高跷、舞龙狮热闹非凡
- • 山亭冯卯豆腐宴:齐鲁乡土名吃的魅力与石磨豆浆的醇香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12个项目,全产业链产值目标200亿,推动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味道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滕州微山湖湿地国际荷花节:荷花文化绽放,衍生文创产品风靡全球
- • 台儿庄非遗博览园盛大开街:40项技艺活态展演,游客可亲身体验柳琴戏表演
- • 庭院经济示范村创建显成效:脱贫户养殖芦花鸡,户均年利润达1.8万元
- • “中欧班列‘枣庄号’首发,年运力保障200家外向型企业出口,助力枣庄外贸发展新篇章”
- • 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实证“北方瓷都”辉煌
- • 山亭与中科院携手打造“零碳示范镇”,荣获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 • 鲁班锁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教育部劳动教育推荐项目助力传统文化发展
- • 山亭葫芦套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旅游收入实现翻番增长
- • 滕州创新引领,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市中区中小学推广“运河文化校本课程”,打造特色教材12册助力文化传承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现152项文化遗产的瑰宝
- • 莲青山生态漂流开放:畅享5公里峡谷激流,夏日避暑必玩!
- • 鲁班工匠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智能建造与传统技艺融合型人才培育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市中区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劳动教育清单”发布,60项实践任务融入课表
- • 社区居家养老“一键呼叫”全覆盖:独居老人智能手环守护,应急响应5分钟到位
- • 智慧冷链仓储助力脱贫户果蔬进城,损耗率降至5%,售价提高20%
- • 中德(枣庄)零碳科技园盛大揭牌,西门子等五家德企入驻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滕州马铃薯产业迎来重大利好,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中央财政补助1.2亿
- • 枣庄市首支“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签约,盘活闲置农田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废弃矿山变身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滕州电商直播基地盛大启用,助力乡村振兴,孵化乡村主播,助销农产品突破亿元大关
- • 滕州马铃薯种植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惠及1.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