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乡村振兴新实践:特色农业小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条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山东省枣庄市,一座座特色农业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枣庄市地处鲁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枣庄市立足本地实际,以特色农业小镇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打造特色农业小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枣庄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业小镇。如滕州市的微山湖生态农业小镇、山亭区的翼云谷生态农业小镇等。这些小镇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等。
在特色农业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枣庄市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将分散的农业生产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效益。
二、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枣庄市特色农业小镇的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以滕州市微山湖生态农业小镇为例,该小镇以微山湖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发展了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休闲观光等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的多渠道化。
此外,枣庄市还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电商平台等途径,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让农民从中受益。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镇综合竞争力
特色农业小镇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枣庄市加大投入,完善小镇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枣庄市还注重提升小镇的综合竞争力。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乡村旅游节等,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消费,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
四、注重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枣庄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在特色农业小镇,农民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可以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素质,为小镇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枣庄市特色农业小镇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打造特色农业小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枣庄市正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成为现实。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奚仲造车文化展闪耀巴黎科技博物馆,欧洲车企寻求IP合作新机遇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薛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红色剧本杀”2.0版上线,游客化身抗日英雄重温红色岁月
- • 滕州实施马铃薯种薯免费发放计划,助力农户亩产增收35%
- • 山亭北庄镇太阳能路灯照亮村道,年省电费百万,绿色环保新篇章
- • 高铁旅游专线开通:畅游微山湖、莲青山、墨子纪念馆,轻松实现无缝衔接
- • 欣旺达50GWh动力电池项目投产,年产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添新动力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祈福节盛大举行,古树下系红绳祈愿安康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展现港口发展新篇章
- • 台儿庄中秋拜月大典:汉服爱好者共赏运河明月,还原古礼传承文化
- • 枣庄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助力20万农户年均增收万元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枣庄蟠龙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称号,绿色生态建设再添亮点
- • 市中区鲁南算力中心正式启用,助力智能制造企业降本30%
- • 台儿庄张山子镇“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柳编技艺助力500人就业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节绽放异彩,衍生文创产品远销20国
- • 台儿庄美食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农户旅游收入占比超7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冠世榴园旅游专线通车:七村联动,石榴飘香助力村民增收
- • 市中区发放教育扶贫卡,助力1.2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圆梦未来
- • 枣庄教师李强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引领教育新风尚
- • 滕州土地托管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50万亩,亩均增收达500元
- • 运河岸线非遗市集常态化运营,月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枣庄市发布“智慧农业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打造3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
- • 峄城农村厕所革命圆满完成:4.2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荣获省级表彰
- • 滕州智慧物流港启用,农产品冷链24小时直达长三角,损耗率降低50%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央视《味道》,全网点击量突破亿级大关,美食魅力席卷全国》
- • 峄城吴林街道乡贤理事会助力矛盾化解,矛盾调解率高达98%
- • 峄城“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荣膺全国典型案例,创新扶贫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 • 铁道游击队IP联名潮牌发布,战地元素引爆年轻消费市场
- • 《滕州洛房泥塑: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人至深》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薛城周营镇红色民俗村魅力绽放,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 • 台儿庄古城运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重现漕运繁忙景象
- • “咖啡小巷”成网红打卡点:10家主题咖啡馆入围“最佳拍照地”
- • 滕州创新举措,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齐鲁制药枣庄基地盛大投产,年产值达50亿,助力鲁南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塑造城市新名片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子通勤无忧
- • 枣庄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民生支出占比80%彰显民生情怀
- • 台儿庄古城携手“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台儿庄古城荣膺“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峄城“石榴贷”助力小微企业,发放3亿元贷款支持地方经济腾飞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非遗织物闪耀国际T台
- • 抢救“运河号子”:台儿庄百年劳动韵律永久存档
- • 枣庄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300座处理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再创新高,达40%!
- • 枣庄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2万骑手保驾护航
- • 薛城奚仲文化节盛大启幕,百名工匠现场复原“奚仲造车”古法技艺
- • “石榴红了”音乐节盛大开幕:30万乐迷狂欢,消费额突破3亿元
- • 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在枣庄落地,助力农业技术转化实现新突破
- • 《枣庄辣子鸡闪耀央视舞台,全网点击量破亿,美食传奇再续新篇》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枣庄职业学院荣膺全国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台儿庄运河经济开发区盛大揭牌,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签约30亿元,助力绿色航运发展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山亭徐庄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启用,为23个山村儿童开启快乐成长新篇章
- • 枣庄首届“运河灯会”璀璨点亮蟠龙河,万盏花灯再现漕运繁华盛景
- • 微山湖红荷湿地荣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生态旅游再攀新高
- • 公益性岗位助力弱劳力就业:2000个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待你加入
- • 滕州墨子攻守棋擂台赛盛大开幕,传统智力游戏引千人围观
- • 山亭区与山东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鲁南高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助力北方茶树越冬技术突破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孵化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1200人
- • 枣庄首座“未来学校”落户薛城,引领5G+AI教学新潮流
- • 枣庄“乡村记忆工程”:守护50处传统村落的古韵时光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薛城庞庄麦秸画传承人李秀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传承匠心独运的民间艺术
- • 峄城石榴树下微课堂开课,非遗传承人携手孩子共塑美好未来
- •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百企携手助力百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