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房古村非遗市集:探寻藤编、土陶制作,体验传统手作魅力
位于我国某地的石板房古村,以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近日,这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市集,吸引了众多手工艺爱好者前来体验藤编、土陶制作等传统手作,感受传统手作的独特魅力。
一走进石板房古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代。古村内的房屋大多为石板房,古朴而典雅,每一块石板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非遗市集的举办,更是为这座古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市集的入口处,一群手工艺人正忙碌地展示着他们的技艺。其中,藤编和土陶制作最受游客欢迎。藤编师傅手法娴熟,将一根根藤条编织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如藤编篮子、藤编椅等。这些作品既实用又美观,让人爱不释手。
一位正在体验藤编的游客表示:“我一直对手工艺制作很感兴趣,这次来到石板房古村,正好有机会亲自动手体验。看着自己亲手编织的作品,心里成就感满满。”
在另一边,土陶制作区也热闹非凡。一位土陶师傅正耐心地教导游客如何制作土陶。他先将泥土揉捏成团,再用手掌将其拍打成薄片,最后将薄片卷成所需的形状。游客们纷纷动手尝试,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都乐在其中。
“这里的土陶制作很有特色,师傅的手艺也相当精湛。”一位体验了土陶制作的游客兴奋地说,“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这些传统技艺。”
非遗市集上,除了藤编和土陶制作,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现了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也成为了游客们购买纪念品的佳选。
石板房古村的非遗市集,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传统手作的独特魅力,也让他们更加关注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一位游客所说:“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手工艺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下去。”
此次非遗市集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石板房古村带来了人气,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像石板房古村这样的地方,会举办更多类似的非遗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传统文化。
- • 薛城临山小学创新“家长学分制”,家校共育模式全省推广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邀您共赴农耕文化之旅
- • 枣庄国际人才社区盛大开建,诺贝尔奖工作站团队加盟助力科技创新
- • 峄城富硒功能食品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邻里互助养老扶贫试点:低龄健康老人助力失能脱贫,政府补贴助力社会和谐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全国首座“光储充检”智慧能源驿站于枣庄成功并网投运
- • 峄城石榴林碳汇交易首单签约,农户增收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峄城农村厕所革命圆满完成:4.2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荣获省级表彰
- • “300名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升学率奇迹般提升至98%”
- • 滕州微山湖湿地荷花节盛况空前,衍生文创产品热销全球20国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
- • 峄城“百寿碗”习俗传承:老人寿宴赠碗祈健康
- • 市中区试点“交房即发证”:购房者收房当天领不动产权证,创新服务提升购房体验
- • 台儿庄渔民传承“船棺水葬”习俗,生态殡葬模式获省级推广
- • 蟠龙河湿地公园骑行攻略:畅游30公里滨水绿道,租车点全覆盖
- • 山亭生态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开工,绿色建材产品直供雄安新区助力绿色建设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一场文旅IP盛宴,塑造城市新名片
- • 枣庄首条云巴线路规划公示:智能无人驾驶站点助力老城区与高铁站无缝对接
- • 市中区孟庄镇农村助老食堂盛大开张,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温暖夕阳红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千年窑火焕新生——山亭伏里土陶生肖陶塑展盛大开展
- • 市中区“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并网,年调峰能力达50万千瓦,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墨子湖科创园盛大开园:3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鲁南科创新高地崛起
- • 市中区光伏发电覆盖率突破90%,年减碳量达15万吨,绿色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
- • 枣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成效显著,非营利性学校占比达85%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品牌门店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枣庄运河饮食图谱》出版,200道漕运时代特色菜肴重现江湖
- • 枣庄运河文化长廊盛大启动,30亿投资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带
- • 薛城工业记忆数字档案馆上线,扫码回溯百年煤矿史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枣庄港开启中东滚装船航线,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推动绿色出行新篇章
- • 滕州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
- • 峄城扶贫助学基金助力留守儿童,结对帮扶1000名学子梦想起航
- • 枣庄市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固废资源化率突破95%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800万元,助力1.5万脱贫户迈向美好生活
- • “山亭火樱桃”:创新“直播带货+冷链直送”模式,助力农业增收,年销售额突破5亿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筑美好生活
- • 滕州零工市场全面覆盖乡镇,助力灵活就业超10万人
- • RCEP区域合作中心盛大启用,签约日韩半导体项目15个,共促区域经济繁荣
- • 薛城沙沟镇“乡村创客空间”孵化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1200人
- • 台儿庄古城年营收突破30亿:夜间经济占比70%,荣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区
- • 峄城碳汇交易试点启动:10万亩石榴园开启“卖空气”增收新篇章
- • 鲁南水城购物节盛大开幕:免税店与文创市集齐飞,购物满减叠加文旅券惊喜连连
- • 城市智慧旅游APP全新上线:AR导航、语音讲解、一键预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验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1000个待招贤才
- • 枣庄携手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共绘跨省旅游新蓝图
- • 台儿庄古城运河戏曲擂台赛开锣,南北剧种同台竞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峄城石榴种植能手张强荣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称号
- • 峄城百寿碗定制工坊盛大开业,子女定制纯金寿碗传承孝道之美
- • 滕州马铃薯:年产量超250万吨,领跑全国县域“薯业冠军”
- • 滕州城乡融合示范区落地,20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产业工人”
- • 枣庄共富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惠及10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 • 鲁班锁非遗工坊年产值破亿,创新“榫卯+”家具设计斩获德国红点奖
- • 枣庄党史馆创新举措:上线“红色记忆”云课堂,收录300位英烈数字化档案
- • 峄城榴园镇“石榴王擂台赛”开赛,千年古树果实拍出万元高价,千年榴园焕发新活力
- • 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互联网企业集中入驻,共筑智慧未来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榴枣归乡”工程评选3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助力乡村振兴
- • 探秘枣庄老街巷:从老洋行到百年茶馆,品味旧时光的韵味
- • 全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惠及2.3万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峄城冠世榴园惊艳推出“石榴仙子”数字藏品,限量发售引发抢购热潮!
- • 山东山亭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美景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枣庄“黑盖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高端火腿挑战西班牙伊比利亚品牌
- • 滕州秸秆综合利用再创新高,荣获全国示范县称号
- • 台儿庄与浙江企业共建“飞地产业园”,助力长三角产业转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