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文旅融合再创佳绩,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台儿庄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台儿庄文旅融合收入再创新高,接待游客数量突破千万人次,成为展示地方特色、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台儿庄,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台儿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文化+旅游”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3年,台儿庄文旅融合收入再创新高,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丰富旅游产品。台儿庄以运河文化为核心,打造了运河古城、大战遗址公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还推出了夜游运河、水上乐园、民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台儿庄区以游客满意度为标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从景区管理、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方面入手,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确保游客在台儿庄旅游过程中享受到优质服务。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台儿庄区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台儿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会,与国内外旅游企业开展合作,拓宽客源市场。
四是强化文旅融合。台儿庄区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如运河古城景区内的非遗文化体验、民俗风情表演等,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台儿庄区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承载能力。新建、改建了一批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
2023年,台儿庄接待游客数量突破千万人次,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展望未来,台儿庄将继续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服务、更丰富的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台儿庄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台儿庄文旅融合收入创新高,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充分展示了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在今后的日子里,台儿庄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 • 枣庄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榜单,获中央财政大力支持3亿元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再攀新高提升40%
- • 淮海经济区产业链招商联盟成立,枣庄牵头新能源装备小组,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峄城古邵镇“运河糟鱼”直播带货破亿,老作坊扩建现代化生产线,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薛城舜耕中学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学创新成果特等奖”荣光闪耀
- • 红色研学基地助力脱贫户就业:培训200名讲解员,月薪4000元
- • 枣庄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社保折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 • “百名传承人进校园”计划启动,传统文化瑰宝走进课堂
- • 公益性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社工、协管员等岗位提供1000个新机遇
- • 滕州一中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育未来精英
- • 山亭冯卯皮影戏演绎冬奥风采,非遗艺术走进鸟巢绽放光彩
- • 薛城奚仲故里盛大举办“车祖祭祀大典”,百辆古车模型巡游再现历史辉煌
- • 山亭区樱桃扶贫基地:助力脱贫攻坚的璀璨明珠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台儿庄文旅融合示范区引资80亿,运河光影秀项目签约,共绘运河新篇章
- • 峄城石榴仙子选拔赛:文旅IP助力城市新名片塑造
- • 枣庄张汪板鸭进军欧盟市场,百年老字号年创汇超500万美元
- • 长者食堂:关爱贫困老人,政府补贴三餐,温暖惠及5000名80岁以上老人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震撼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交织周末狂欢盛宴
- • 山亭葫芦套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旅游收入实现翻番增长
- • 涛沟桥湿地千亩荷塘迎客:泛舟采莲、荷塘摄影赛解锁夏日限定美景
- • 山东农业大学枣庄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助力定向培养农技人才,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关爱长者,温暖送到家门口
- • 探寻峄城冠世榴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乡村旅游胜地
- • 滕州马铃薯文化节签约订单达20亿元,全力打造“中国薯都”IP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滕州汉画像石拓片特展盛大开幕:穿越千年,对话汉代文明
- • 《枣庄辣子鸡闪耀央视舞台,全网点击量破亿,美食传奇再续新篇》
- • 滕州菜煎饼:老字号品牌门店破千家,日销20万个成鲁南早餐标配
- • “一区四园”新格局助力开发区GDP增长28%,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 • 峄城石榴宴创新菜品达128道,石榴豆腐成国宴新宠
- • 峄城农村供水提质工程竣工:30万村民共享“同源同质”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 • 薛城奚仲造车元素融入婚车设计,木轮婚车巡游成潮流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枣庄家政扶贫助力贫困劳动力5000人就业,实现“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新路径
- • 枣庄辣子鸡荣登山东非遗美食百强榜,传统美食魅力再展
- • 百年中兴煤矿遗址改造启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综合体
- • 全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就业新增长
- • 台儿庄莲藕粉签下东南亚亿元订单,RCEP协定助力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
- • “红色交通线”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还原抗战时期地下情报网
- • 枣庄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荣获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新路径
- • 全球最大马铃薯全粉生产线投产,年产能20万吨,助力10万农户增收
- • 全市农村户厕改造完成率100%,我市荣获省级示范市称号
- • 枣庄市发布十大标杆项目,单体投资均超50亿,三大百亿工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滕州洛房泥塑:首部纪录片登陆央视频,三代匠人守艺故事感人至深》
- • 枣庄空气质量再创新高,“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训模式,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联动,构建跨区域扶贫协作新格局
- • 薛城废弃工厂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动,工业废墟焕发新生成为潮流地标
- • 枣庄美食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就业超5000人
- • “山亭手造”非遗集市盛大开市:石板房村落风情,藤编与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之旅
- • 薛城现代服务业崛起,鲁南金融中心雏形显现
- • “山亭徐庄‘柿子红了’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千幅作品记录山村巨变”
- • 峄城冠世榴园石榴宴大赛盛大启幕,百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创意
- • 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枣庄段)开工:复建明清码头、漕运粮仓,传承运河文化新篇章
- • 滕州荆河街道试点“幼小衔接一体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共享师资
- • 枣庄启动运河古镇保护计划,修复10处明清时期古码头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孟庄镇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枣庄辣子鸡争霸赛成功举办,冠军配方签约连锁餐饮,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咖啡小巷”成网红打卡点:10家主题咖啡馆入围“最佳拍照地”
- • 滕州荣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机床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市创新举措,乡村公益岗助力兜底安置1.3万特困群众
- • 枣庄教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集资金1.2亿元助力校园建设
- • “运河味道”美食街盛大开街,辣子鸡、菜煎饼、羊肉汤荣登“必吃榜”
- • 台儿庄“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单场助农销售破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峄城阴平镇举办“红色柳编展”,传承非遗讲述革命故事
- • 峄城古邵镇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稻田画献礼丰收
- • 滕州马铃薯产业园升级,年产值突破15亿元,助力5万农户增收致富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成功举办,华为云、浪潮等巨头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蟠龙河生态廊道建成开放:新增湿地公园、滨水马拉松赛道20公里,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滕州职教中心与潍柴集团携手共建“智能制造学院”,订单培养千人技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