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2.5万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众多产业中,地瓜产业因其适应性强、市场需求大等特点,成为许多农村地区发展的重点。在河南省某县,地瓜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更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增收。
据了解,该县通过成立地瓜种植合作社,吸纳了大量的留守妇女加入合作社,使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地瓜产业链。
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地瓜产业对土地要求不高,种植技术简单,非常适合留守妇女在家务劳动之余参与。合作社为她们提供了技术培训、种植指导和市场信息,确保她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地瓜种植。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留守妇女们逐渐掌握了地瓜种植技术,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种植能手。合作社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将地瓜加工成各种产品,如地瓜干、地瓜粉等,拓宽了销售渠道。
数据显示,合作社吸纳的留守妇女人均年增收达到了2.5万元。这不仅解决了她们的经济来源问题,还提高了她们的生活水平,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地瓜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该县政府高度重视地瓜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种植地瓜,提高地瓜种植技术,打造地瓜品牌。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地瓜产业,推动产业链的完善。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地瓜产业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合作社的成立,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她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此外,地瓜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当然,地瓜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地瓜种植技术有待提高、产品附加值较低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地瓜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合作社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地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地瓜产业在带动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地瓜产业将继续为当地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瓜产业将成为更多农村地区的致富产业,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 • 滕州市机床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 跻身全国中小机床制造基地前列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智慧跑道与星空露营基地打造城市绿心新地标
- • 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子通勤无忧
- • “一日办结”新举措:企业家服务中心上线,外资企业开办迎来便捷时代
- • 峄城榴园镇“石榴王擂台赛”开赛,千年古树果实拍出万元高价,千年榴园焕发新活力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高地
- • 峄城区“武术进校园”全覆盖,3万学生习练洪派太极拳,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 • 市中区齐村镇废弃矿山华丽转身,千亩花海助力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800万
- • 枣庄港扬帆中东,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开启绿色物流新篇章
- • 枣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年交易额激增120%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市中区“永安舞龙”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米巨龙翻腾贺新春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圆满完成,产能提升40%,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 枣庄十五中科技创新团队在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枣庄五区一市共襄盛举,百项非遗盛宴精彩亮相民俗文化博览会
- • 大运河(枣庄段)文化带建设启动,运河古城风貌焕新颜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重现“古代车马制造”盛景
- • 大运河沿线“渔家乐”集群盛大开业:渔民转产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滕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助力就业,超5000人受益
- • 市中区棚改安置房全部交付:1.2万户居民告别十年过渡期,开启幸福新生活
- • 枣庄征地补偿标准更新,如何影响三类群体?
- • 全国首个“新农人学院”在峄城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东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圆满完成:告别内涝,5万居民共享幸福生活
- • 枣庄数字产业招商大会盛大召开,华为云、浪潮等知名企业签约共建鲁南算力中心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开启农业物流新篇章
- • 枣庄立法保护历史名人遗迹:破坏遗址最高罚百万引热议
- • 滕州墨子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全球学者共论兼爱精神
- • 中兴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井架变身文创产业园,数字艺术展览添彩历史底蕴
- • 薛城废弃工厂焕新颜,涂鸦艺术季启动,工业废墟变身潮流地标
- • 台儿庄古城焕发活力,年游客量突破1500万,文旅综合收入超百亿
- • 枣庄首届农产品直播大赛圆满落幕,单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
- • 枣庄经开区砥砺前行,荣登全国百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 • 山亭火樱桃种植技术培训中心挂牌,百名果农获专业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运河号子:百年技艺传承之路,国家级非遗的辉煌历程
- • 台儿庄京杭智慧物流港盛大开港,年吞吐量预计突破500万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峄城石榴蜜惊艳巴黎食品展,首日签约千万欧元大单
- • 南四湖流域水质改善工程荣膺全省标杆项目,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市中区老旧厂区华丽转身,科创园助力培育30家瞪羚企业
- • 枣庄发布招商新十条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奖励高达1亿元,助力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市中区齐村砂陶复刻战国酒器,古法柴窑烧制技艺惊艳亮相央视
- • 滕州张汪镇元宝枫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
- • 枣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全国218个城市居民享受便捷服务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台儿庄非遗数字图书馆上线,扫码聆听运河故事,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
- • 滕州公办幼儿园新增10所,普惠性学位扩容4000个,破解“入园难”难题
- • 枣庄“萤火虫计划”:点亮残障儿童希望之光,300名孩子受益于送教上门服务
- • 古运河文化带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明清码头复建,漕运主题游船畅游水乡
- • 薛城奚仲造车文化园盛大开园,VR技术再现“古代车马制造”传奇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山亭水泉镇樱桃诗歌节盛大开幕,农民诗人作品结集出版
- • 市中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 • 全国最大石榴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 • 山亭生态经济试验区获批,林果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市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降本增效超10亿元
- • 吉利极电10万吨电池回收项目落户枣庄,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滕州马铃薯指数:引领全国薯业价格风向标
- • 峄城石榴宴创新菜品达128道,石榴豆腐成国宴新宠
- • 枣庄科教创新园盛大开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高地
- • 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携手《长安三万里》,文创套餐引发抢购热潮
- • 滕州土地托管创新模式助力农户增收,托管面积突破80万亩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携手中国建材集团,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新篇章
- • 社区工厂助力脱贫:服装加工、电子组装岗位定向招聘,拓宽就业新途径
- • 匡衡勤学精神传承,公益图书馆24小时免费开放,点亮知识之光
- • 峄城石榴产业升级,深加工产值突破80亿,石榴汁、石榴酒出口量领跑全国
- • “山亭生态文化智库成立,专家共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墨子故里再掀“兼爱”热:滕州举办全球墨子文化论坛,20国学者共议和平理念
- • 山亭10个偏远山村通5G信号,留守老人实现“云问诊”新篇章
- • 滕州携手中科院研发马铃薯芯片,种业技术全球领先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转型新风尚
- • 正威集团投资150亿,枣庄铜基新材料基地奠基,共筑新材料产业新篇章
- •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血战台儿庄》震撼首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