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非遗扶贫助力传承柳编技艺,年创收1200万元

枣庄新闻网 阅读:3 2025-05-22 11:10:27 评论:0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非遗扶贫工作,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山东省山亭区,一项名为“非遗扶贫”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旨在传承柳编技艺,助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柳编技艺,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起源于我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这项技艺以柳条为原料,经过精心编织, *** 成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柳编技艺逐渐衰落,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为了拯救这一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亭区决定开展“非遗扶贫”工程。

在山亭区,柳编技艺的传承人张师傅是当地村民的骄傲。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柳编技艺,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了一名技艺高超的柳编大师。为了更好地传承柳编技艺,张师傅在 *** 的支持下,成立了柳编技艺传承工作室,免费为村民传授柳编技艺。

“非遗扶贫”工程实施以来,山亭区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柳编技艺培训,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这门传统技艺。同时, *** 还鼓励村民将柳编技艺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柳编工艺品,拓宽销售渠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山亭区的柳编技艺得到了有效传承,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目前山亭区已有上千名村民掌握了柳编技艺,年创收达到了1200万元。这一成果不仅让柳编技艺得到了传承,也让村民们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为了让柳编技艺更好地走向市场,山亭区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柳编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热捧,还远销海外,为柳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山亭区还积极举办柳编技艺比赛和展览活动,提高柳编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柳编技艺,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总之,山亭区“非遗扶贫”工程在传承柳编技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成功案例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非遗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在 *** 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柳编技艺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枣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