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投用,1400户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日,我国某地一座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1400户搬迁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搬迁户的就业问题,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这座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标准厂房、办公楼、宿舍楼等。产业园共引进了20多家企业,涉及电子、纺织、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为搬迁户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
在此之前,这些搬迁户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就业机会有限,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改善搬迁户的生活,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实施高山移民工程,将他们搬迁至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而配套产业园的投用,正是为了解决搬迁户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
产业园的投用,为搬迁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首先,搬迁户可以就近就业,节省了通勤时间和成本。其次,产业园内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技能要求不高,使得搬迁户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此外,产业园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让搬迁户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家的温馨。
为了让搬迁户尽快适应新环境,产业园还开展了系列培训活动,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产业园还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为搬迁户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就业。
随着产业园的投用,当地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产业园的建成吸引了大量人才和企业入驻,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搬迁户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园在选址、设计、建设等方面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要求,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总之,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的投用,为1400户搬迁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决心,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高山移民社区配套产业园将投入使用,让更多搬迁户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 • 鲁南农副产品市场华丽转身,升级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
- • 枣庄商业新地标:吾悦广场与万达广场双商业综合体同步开业,共绘繁华新篇章
- • 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扶贫:5000户果农入股合作社,年分红超3000万元
- • 探寻山亭店子镇“长红枣酒”:古法酿造,百年陶坛藏珍酿
- • 台儿庄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力农业发展,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
- • 枣庄外国语学校引进IB国际课程,树立鲁南地区国际化教育新标杆
- • 滕州“松枝鸟”非遗工坊开直播,年销30万只成网红伴手礼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模式创新推广:商户优先聘用脱贫户,年提供岗位2000个
- • 峄城石榴酒生物发酵专利卖出千万,创省内最大单项技术交易纪录
- • 匡衡“凿壁借光”遗址公园盛大开园,沉浸式研学体验汉代勤学文化
- • 涛沟桥湿地生态搬迁安置:200户渔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月薪3500元助力绿色发展
- • 枣庄非遗老酒跨界奶茶店,微醺珍珠奶茶日销5000杯,成为城市新宠
- • 峄城石榴冰淇淋走红小红书,成为年轻人打卡爆款
- • 枣庄职业学院越南留学生班开班,助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篇章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米兰设计周,非遗面料演绎国潮时装新风尚
- • 枣庄首届“鲁南婚俗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花轿迎亲引万人围观
- • 滕州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 • 台儿庄古城新添“名人数字长廊”,全息投影再现12位先贤传奇故事
- • 枣庄新格林现代农业园建成亚洲最大半封闭玻璃温室,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枣庄经开区荣膺“中国十佳外商投资价值园区”,外资企业增长4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阴平镇古村落慢生活节:石头房民宿与农耕体验,共赴田园诗意之旅
- • 台儿庄运河婚俗:复原明清仪式,水上花轿接亲引围观
- • 峄城底阁镇“乡村书房”全覆盖,打造60万册藏书文化盛宴
- • 全球首条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线落户枣庄,年产值目标剑指百亿
- • 徐庄镇梅花山徒步路线:探寻春梅秋叶的浪漫之旅
- • 枣庄实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学结硕果
- • 薛城奚仲中学3D打印课程作品惊艳亮相国家博物馆展览
- • 峄城石榴根雕技艺焕发新生,青年匠人直播带货月入破10万
- • 枣庄新城首个三甲医院封顶,1200张床位即将投入使用,2025年服务市民健康
- • 枣庄携手淮河生态经济带,共筑文旅融合新篇章
- • 枣庄十大名小吃评选揭晓,辣子鸡、菜煎饼荣登榜首,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薛城月嫂:助力脱贫妇女培训,就业率高达98%,品牌全国绽放光彩
- • 枣庄五区一市携手共进,2023年鲁南经济圈GDP突破4000亿元
- • 滕州菜煎饼荣登“山东老字号”榜单,海外首家门店洛杉矶盛大开业
- • 滕州马铃薯“云仓”启用,48小时全国直达,农业物流新篇章开启
- • 台儿庄马兰屯镇非遗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入住率高达90%,传承文化新风尚
- • 全省首个“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在枣庄成功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
- • 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工业机器人项目落户,20个创新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 • 枣庄市博物馆获捐匡衡后人族谱,为汉代望族研究揭开新篇章
- • 滕州柳琴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村级剧团巡演足迹遍布百场
- • 峄城“石榴嫁妆”习俗复兴:新娘陪嫁石榴盆景寓意多子多福
- • 峄城石榴文化节签约跨境电商项目,出口额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山亭区12所寄宿制学校建成,助力山区学生通勤难题迎刃而解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一场音乐盛宴带动旅游消费1.2亿元
- • 滕州一中试点“AI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覆盖率100%
- • 峄城石榴搭乘中欧班列远渡重洋,年跨境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枣庄非遗文化展演周盛大开幕,柳琴戏、伏里土陶引关注
- • 枣庄微山湖咸鸭蛋年销1亿枚,电商直播助力渔民增收翻番,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枣庄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园落户薛城区,助力智慧城市新发展
- • 滕州公办幼儿园新增10所,普惠性学位扩容4000个,破解“入园难”难题
- • 枣庄废弃矿山变身绿洲,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中意联合考古队进驻中陈郝窑址:共同探寻隋唐“北方瓷都”技艺传承之谜
- • 枣庄家政扶贫助力贫困劳动力5000人就业,实现“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新路径
- • 滕州北辛中学创新教育模式,AI教师助手助力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滕州电商扶贫培训班孵化300名贫困村主播,带货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枣庄获批全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核心承载区,引领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
- • 滕州辣子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生产线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枣庄综保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首批32家跨境电商企业签约入驻
- • 山亭区10所乡村学校改造完成,留守儿童“暖心教室”全覆盖
- • “长者食堂”:村村覆盖,温暖夕阳,让80岁以上老人共享免费餐食
- • 山亭区“扶贫孝善基金”发放,温暖贫困老人心,惠及1.2万名困难群体
- • 峄城石榴花开,助学金发放助力300名困难学子圆大学梦
- • 山亭流动文化大篷车下乡,电影、图书、义诊三进村,助力乡村振兴
- • 滕州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建成,年供优质种薯1.5亿粒,助力农业发展
- • 枣庄群众文化艺术季盛大开幕,线上线下联动绽放文化惠民风采
- • 夜游蟠龙河光影秀首演:水幕电影与音乐喷泉共舞,周末狂欢盛宴启幕
- • 冠世榴园建“奚仲车阵”体验区:驾驭复刻古战车穿越千年时光之旅
- • 山亭火樱桃音乐节盛大开幕,樱桃宴三天狂揽游客30万人次
- • 峄城石榴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级案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市发布“招商十条”:税收返还高达90%,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 枣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