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亲手捏制“运河百态”
在美丽的运河之畔,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薛城,近年来兴起了一股独特的文化热潮。这股热潮不仅让古老的洛房泥塑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这项传统技艺走进了校园,成为了小学生们学习与传承的重要课程。近日,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们亲手捏制“运河百态”,让这一民间艺术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洛房泥塑,又称薛城泥塑,是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洛房村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它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洛房泥塑以黄河泥为原料,通过捏、塑、刻、染等工艺,塑造出各种生动形象的艺术品。这些作品既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运河风光、日常生活场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薛城区教育局联合洛房泥塑传承人,将洛房泥塑引入校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运河百态”捏制之旅。
课堂上,传承人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洛房泥塑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随后,学生们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亲手尝试捏制泥塑。他们从简单的动物、人物开始,逐渐学会了如何塑造运河风光、民间故事等复杂场景。
在捏制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运河的美丽风光、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日常生活场景等融入泥塑作品中。他们捏出了形态各异的船只,仿佛能听到运河的波涛声;他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能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生动情节;他们还捏出了运河两岸的风景,仿佛能领略到运河的壮丽景色。
经过一番努力,小学生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运河百态”泥塑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意和才华,更传承了洛房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在展示环节,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薛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洛房泥塑引入校园,旨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这一民间艺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同时,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此次“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小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洛房泥塑的魅力,还让他们在捏制过程中学会了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将成为洛房泥塑的传承者,将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运河之畔,洛房泥塑焕发出新的生机。薛城洛房泥塑走进校园,小学生们亲手捏制“运河百态”,让这一民间艺术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期待,洛房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山亭长红枣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投产:价值翻番,订单已排至2026年
- • 山亭地瓜淀粉加工园正式投产:年处理鲜薯50万吨,产品直供雀巢
- • 山亭冯卯镇乡村美术馆盛大开馆,农民艺术家展根雕奇石,传承民间艺术之美
- • 枣庄启动“运河古镇复兴计划”,10处历史街区将整体保护
- • 薛城临山书苑盛大启幕“典籍里的中国”特展,VR技术重现四库全书
- • 峄城冠世榴园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山亭绿色建材产业园携手中国建材集团,共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新篇章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膺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引领绿色化工发展新潮流
- • 枣庄职业院校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对接
- • 滕州创新引领,全国首个马铃薯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建成
- • 墨子小镇:打造“兼爱社区”,探索资源共享新型治理模式
- • 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再分配:村集体收益助力公益岗位与教育补贴
- • “扶贫车间”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2500元
- • 冠世榴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千年古树群开启基因保护工程
- • 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百名厨师齐聚一堂争“辣王”
- • 生物医药瞪羚企业齐聚枣庄,年内新增上市后备企业12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中德(枣庄)新能源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巴斯夫等5家德企首批入驻
- • 薛城洛房泥塑《铁道游击队》系列热销日本,订单排至2025年
- • 农家乐蓬勃发展,全市突破3000家,年营收增长60%
- • 《枣庄非遗大观》出版,全面展示枣庄丰富文化遗产
- • 枣庄港再创辉煌,中东滚装船航线开通,千台新能源汽车首航阿联酋
- • 山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评选“最美乡贤”100人,弘扬传统文化新风尚
- • 枣庄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华为、商汤共建AI算力中心,共筑智慧未来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再创佳绩,入选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荣登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榜单
- • 滕州试点“5G+VR党史课堂”: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引关注
- • 枣庄山亭区地瓜产业园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 • 滕州微山湖退渔还湖成效显著,生态补偿助力2000渔民转型发展
- • 滕州墨子攻守棋擂台赛盛大开幕,传统智力游戏引千人围观
- • 枣庄市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增设“新能源赛道”,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滕州市美术馆盛大开展“当代水墨名家邀请展”,百幅佳作彰显文化底蕴
- • 台儿庄古城旅游扶贫联盟成立:助力脱贫村农产品销售,年订单突破3000万元
- • 残疾人扶贫基地挂牌仪式圆满举行:手工艺品制作岗位助力200人稳定就业
- • “渔光互补”生态园创新模式: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双赢,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枣庄白粥香飘鲁南 千年粥道熬出时代新滋味
- • 滕州菜煎饼培训基地孵化千名“煎饼西施”,助力创业月收入轻松过万
- • 市中区“锂电工匠班”首批毕业生就业率100%,月薪突破万元大关,职业教育再创佳绩
- • 山亭区藤编扶贫合作社:藤编工艺助力扶贫,产品远销海外创汇千万美元
- • 千年古法焕新颜——“山亭冯卯镇土陶煨汤”技艺申遗成功
- • 枣庄港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跃居京杭运河十大港口前列
- • 枣庄与长三角签订产业协作项目45个,总投资320亿,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峄城石榴胶原蛋白饮爆红网络,小红书笔记超10万篇,揭秘“种草”背后的魅力
- • 枣庄鲁南花布惊艳米兰设计周,非遗面料演绎国潮时装新风尚
- •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中心落户,助力300家制造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彰显文化自信与传承力量
- • 枣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成功落地,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台儿庄运河农场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游客沉浸农耕文化体验之旅
- • 台儿庄莲藕粉出口订单激增,年创汇超5000万美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冯卯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闲置小院”变身千套网红民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翼云湖环湖步道贯通:50公里健身绿道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
- • 吉利极电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户枣庄,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挂牌仪式举行:免费为6万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
- • 枣庄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年孵化带货主播超500人
- • 蟠龙河沿岸生态扶贫项目成果显著:2000亩莲藕种植助力500户脱贫户共享分红
- • 2024年枣庄集中开工17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千家企业携手助力,1200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
- • 山亭“零碳乡村”试点启动,光伏覆盖全村屋顶,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枣庄港吞吐量再攀新高,内河航运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 • 滕州墨子科创园孵化32家“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数突破千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 • 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总数突破150家,营收同比增幅超9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枣庄历史名人传承工程荣膺“全球文化遗产创新典范”,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峄城石榴电商扶贫中心上线,年销鲜果1.5万吨,助力贫困户增收20%
- • 微山湖渔民转产电商创业,678户脱贫户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
- • 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启用智能制造新生产线,年产能大幅提升40%
- • 地瓜产业扶贫联盟成立: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2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扶贫车间+居家就业”模式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台儿庄古城五一单日客流破15万,创历史新高,展现旅游魅力
- • 枣庄携手苏鲁豫皖四省,共筑跨区域扶贫协作新篇章
- • 《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市中区辣子鸡争霸赛火热开炒,百名大厨竞演非遗技艺
- • 东湖公园焕新升级:智慧跑道与星空露营基地点亮城市绿心
- • 薛城社工部创新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惠及30万居民



